• <rt id="g4444"><delect id="g4444"></delect></rt>
    <dl id="g4444"><acronym id="g4444"></acronym></dl>
    <li id="g4444"><dl id="g4444"></dl></li>
    <abbr id="g4444"></abbr>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文學心語

    • 葛昆元:沈寂的眼睛 2016-05-17

      沈寂的眼睛,炯炯有神,尤其是他在口述歷史、說到精彩處時,更會放射出異樣的光彩。 那是在前年春天,我擔任了沈寂先生口述歷史的撰稿人。做口述史、寫傳記,最大的一個難題是口述者或傳主,是否能做到不為尊者諱,不為自己諱......

      [更多]

    • 楊斌華:垂虹橋邊的凝思 2015-12-30

      初夏的日子里,和三兩友人興致盎然地踏訪了吳江松陵鎮的不少文化勝跡,流連忘返之余,讓我印象深切的無疑是素以江南第一長橋聞名遐邇的垂虹橋東端遺址和運河古纖道。松陵文化是吳文化,水文化的一個支脈,它積聚和交融著極為......

      [更多]

    • 薛舒:那只文學的“巨鹿” 2015-12-30

      這是一條普通的馬路,它的名字叫“巨鹿”。我總是把它想象成一只長頸鹿,而不是梅花鹿。因為,相比梅花鹿的小家碧玉,長頸鹿更加高貴、雍容。并且,惟其長頸鹿,才可稱得上“巨大”,所以,我想,這條叫“巨鹿”的路,是一條......

      [更多]

    • 殷健靈:現實題材魔法棒敲開世界大門 2015-12-08

      《甜心小米》是入圍2013年和2014年國際林格倫紀念獎的中國作家殷健靈的首部幼童成長小說。描繪了小米從出生到小學二年級的成長過程,散發著平淡而樸實的生活氣息。自2011年出版后獲獎無數,在具有中國童書風向標之稱的當當網已熱......

      [更多]

    • 周立民:如何看待巴金的精神遺產 2015-12-02

      我不知道,有那么多榮譽、頭銜、議論、評價乃至傳說,加在巴金先生的身上,我們是否還有可能撥開迷霧看清他;我也不清楚,今天的一切是否都是巴金先生想要的。也許,我們根本就不理解他,但我們都義正詞嚴地冒充了他的知己,......

      [更多]

    • 趙麗宏:向王志沖先生致敬 2015-11-20

      上海市作家協會為王志沖先生舉辦創作研討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我因人在外地,無法前來參加,很遺憾。首先,要向王志沖先生致敬,預祝研討會成功。相信這次研討會能使大家進一步認識王志沖先生,并為我們上海有這樣一位身......

      [更多]

    • 趙蘭英:離去十年,巴金身影依然清晰 2015-10-20

      存在心底的身影,任憑歷史的塵埃有多厚重,也不會被掩沒,相反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凝重。 1979年初夏,第一次惶恐又興奮地走進了巴金辦公室。從此,直至2005年巴金去世,26年中,除去每日必回的自己的小家,武康路113號巴金的家,是......

      [更多]

    • 黃宗英:“趙丹是一個值得我們紀念的人” 2015-08-09

      我好久沒有在這么多人面前說過話了,今天看到大家,我感到很高興。 我和趙丹是在1947年的時候認識的,那是1947年的初秋,正是秋老虎的時候。我受邀到上海拍攝《麗人行》,那天我穿了藍色的旗袍,阿丹來接我。他穿一件短袖襯衫,......

      [更多]

    • 王萌萌:看人生凝結成詩 2015-08-09

      與八年前開始寫長篇小說一樣,我最初扛起攝像機拍片也是毫無經驗的菜鳥。緣起是與香港一家公益基金會合作,對方在云南紅河州做教育革新項目,想拍攝一部反映云南山區教育現狀的紀錄片。曾經在那里支教的經歷和多年來與當地師......

      [更多]

    • 楊斌華:關注海派文化的當下性 2015-06-17

      所謂滬語文藝熱當然是一種新的值得關注的的文化現象,但也不能過于放大其效應。從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海派文化時斷時續會產生各種現象,成為一過性的文化熱點,就象地震的主震與余震的關系,是一種不斷激蕩變化,激濁揚清......

      [更多]

    • 金洪遠:陪弗瑞德參觀巴金故居 2015-06-09

      弗瑞德是孩子的姨父,一個標準的老美,生物醫學博士,雖說年過六旬,但仍精力過人。這不,從紐約飛上海的時差還未倒過來,第二天就指名要我“陪同”,到“有意思”的地方走走,這大概是參觀世博會曾有陪游他的經歷,博得了他的......

      [更多]

    • 任曉雯:想寫中國傳統婦女 2015-05-29

      “瘋子”方秦珉被隔離到孤島上,在那里遇到了一幫形形色色的“精神病人”。正當她逐漸適應島上的生活時,一場大逃殺已經拉開了序幕。在不斷逃亡的過程中,她無意中發現了島上可怕的秘密,與此同時,她的記憶也漸漸恢復,拼貼......

      [更多]

    • 梅子涵:濃蔭 2015-05-29

      車停在小鎮的一個巷口。我踩著清冷的路面走進去。陪同的校長說:“到了!”我抬頭便看見了木牌上的四個大字:列寧公園。這是讓人看了有些恍惚的。我在縣城講完文學,陪同我的校長告訴我有一個這樣的小鎮,小鎮上有一個列寧公園......

      [更多]

    • 趙麗宏:安徒生博物館 2015-05-18

      雨后,石頭的路面上天光閃爍,猶如一條波光粼粼的小河,在彩色的小屋間蜿蜒。 這是歐登塞的一條僻靜的小街。安徒生就出生在這條小街上,他的家,在小街深處的一個拐角上。幾個建筑工人在裝修故居,墻面被破開,屋內的景象站在......

      [更多]

    • 王小鷹:人類與大自然 2015-04-20

      據史料稱,距今7000年前,因大自然之力(江流和海潮的共同作用),在長江入海口淤積了高高隆起的土岡,那便是如今上海先民們最早的繁衍生息之地。 有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典故,是跟古上海的自然風貌有關的:“華亭鶴唳”。雖然這......

      [更多]

    • 孫颙: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是超越書本的寶藏 2015-04-20

      1987年,我第一次出國訪問。馮驥才、張抗抗和我,三個人組成微型的作家團,去加拿大參加文學活動。邀請我們的,是安大略的一家文化組織,屬于民間文化交流活動,對方的經費較緊,記得開車接送的,均為市民中的志愿者,開著他們......

      [更多]

    • 項靜:在同一所房間里寫作 2015-03-31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倡導說真話、講道理,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批評的重要功能、地位、作用,與人民大......

      [更多]

    • 張定浩:在詩歌里看見生活 2015-03-30

      “詩歌最重要的是準確,準確地表達情感,準確地使用詞語,準確地寫出你對生活的洞見。”這是詩人、評論家張定浩對詩歌的理解。不久前,思南讀書會為廣大愛書人推薦了十本好書,張定浩的《既見君子》赫然在列。“讀過去的詩,......

      [更多]

    • 王安憶:路遙,我們是黃土的孩子 2015-03-06

      去陜北是我難忘的經歷。我手里捏著一捆路遙給我的“路條”,然后乘上風塵仆仆的班車,就這么上路了。那是在1990年的初春,陜西電視臺正在播放根據路遙長篇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劇《平凡的世界》。我們走到哪里都能聽見人們在議論......

      [更多]

    • 秦文君:心要大,才快樂 2015-03-02

      多年前,曾跟在父親身后去探望住在沂蒙山下的姑媽。 姑媽是父親的親姐姐。在山村里,人們對女子的評價和城里很不一樣的,審美觀也相去甚遠,但姑媽是例外,青春年少的時候,她去哪里都會有一堆人贊嘆的,身材輕盈,眼睛大,像......

      [更多]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關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