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g4444"><delect id="g4444"></delect></rt>
    <dl id="g4444"><acronym id="g4444"></acronym></dl>
    <li id="g4444"><dl id="g4444"></dl></li>
    <abbr id="g4444"></abbr>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文學心語

    楊斌華:垂虹橋邊的凝思

    2015年12月30日13:06 來源:未知 作者:楊斌華 點擊:

    初夏的日子里,和三兩友人興致盎然地踏訪了吳江松陵鎮(zhèn)的不少文化勝跡,流連忘返之余,讓我印象深切的無疑是素以江南第一長橋聞名遐邇的垂虹橋東端遺址和運河古纖道。松陵文化是吳文化,水文化的一個支脈,它積聚和交融著極為豐沛的歷史文化底蘊。時世滄桑,如今,我們駐足在垂虹橋畔,抬眼望去,雖然已無法親睹歷史記載中蜿蜒如龍的長橋風貌,但難以抹去的,卻是漫布在這座以垂虹橋,古纖道諸多遺跡為標志的傳統格調與當代風尚交相映襯的新城中源遠流長的的文化聲息和獨特韻致。

    唐代詩人李賀《夢天》詩云:“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我以為,在當下很多地方的城鎮(zhèn)開發(fā)建設過程中,大量傳統文化的實體和風韻被無情地崩壞和消解,而在對松陵鎮(zhèn)的短暫凝望中,我卻著實看到許多獨賦魅力和個性的文化地理元素得以傳承光大,這當然體現了一種遠見卓識。當人們把文化遺存擬化為生命,并關注和尊重它的自身價值及生命權利的時候,實際上已經消融了人類生存發(fā)展與文化傳承之間矛盾沖突的姿態(tài),顯露了人類文化與自然生態(tài)和諧共生的現代發(fā)展意識。思維模式的深層轉換,將會從根本上改善自然歷史文化生態(tài)遭逢的當下生存危機。

    這樣,由我們親歷或走訪所了解發(fā)現的地方文化地理元素得以凸現和保護的案例中呈現出的文化關切的意蘊,無疑更應該泛化為一種觀照力愈加宏大的解讀視角,一種具有傳承性與超越感的不斷再生的精神資源。在它的背面,衍生著并建構起一種新的生態(tài)倫理原則,一種新的人文價值觀念。

    這些年,我們已經能夠形成的一個思想共識就是,在自然文化生態(tài)的災難與危機背后,潛藏著的是人們文化理念上的局限與困擾。曾經有人說過,生態(tài)災難,也是一種文化災難。認為承托文化生態(tài)的底座已經喪失了其穩(wěn)定性,生態(tài)環(huán)境注定要被破壞殆盡,而且早已失卻了文化結構的支撐。這實在是頗為悲觀的論調。

    西方傳統的哲學文化觀念比較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人類的基本目標是認識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但是,這種人定勝天式的觀念與實踐的過度張揚,在給人類帶來改天換地的巨大功業(yè)和福祉的同時,也因片面受驅于經濟利益而潛伏著現實的危害與困境。人類中心主義自我欲望的恣肆與無限追求,變成了一只開啟了的所羅門魔瓶。眾多自然生態(tài)危機的形成,除了天然性,資源性的因素以外,多少都與人類受理性觀念驅使的作為實踐的失控和無度密切相關。

    因此,要改善當下遭逢的生態(tài)文明危機,進而言之追求自然生態(tài)的維持和繁育,就應當重建和整合崩解散落的文化結構,凝聚起和諧共生,協調發(fā)展的自然倫理觀念。

    中國傳統哲學講求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正是為如今的人們解決生態(tài)危機提供的一種可再生的思想資源。這里的所謂再生,包括了回歸與發(fā)掘傳統觀念,賦予現代闡釋,重構當代文明等諸多含義,并積極培育,提升與整合為一種新的文化理念,從而加以光大與弘揚。文化理念上的重新凝煉,才是維持生態(tài)協調平衡工程的根本所在。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倫理與自然生態(tài)在語義表述上兼容共生的特征,早已為人們所認同和熟知。它構成了一種巨大的文化心理背景,也為當下生態(tài)倫理的建構提供了觀念指向。

    事實上,這一特定的觀念背景維系著某種傳統意義上的整體性與系統性的概念,并確立為一種天人合一的恒久的思維模式。和諧共生的核心理念又為當代生態(tài)危機的處置與根治展現了極具魅力的思想資源,解除了重蹈人與自然二元對立的工具論窠臼的可能,整體關聯的系統原則支持著諸多學科知識的理論創(chuàng)新,拆散了狹隘封閉的思維樊籬,精妙地打鑿了一條貫穿古今,重組人與自然關系的理念通道。

    但是,我覺得,需要認識到的一個問題是, 和諧共生的核心理念在歷史實踐的悠久過程中也遭遇了任意編碼,不斷刪改,不然,我們就無法理解歷史上的社會與自然生態(tài)文化問題同樣是日趨嚴重,盤根錯節(jié),不斷地進行著調整修復,甚至到了當代,仍然需要對此加以重新審視與發(fā)掘,以利于傳統文化資源的再生和創(chuàng)新。已經有許多論者提出,應該重視這種文化理念與歷史實踐之間相互抵牾,相互背反的現象及其背后存在的復雜文化因素。

    在當下的境況下,要樹立一種人與自然歷史文化和諧共處的文化,更需要透過理論探討與實際操作本身,提升文化憂患情懷切入現實情境的話語力度,揭示一種文化理念自我審視與反思的力量,從現實危機中來切實感受更新與整合文化資源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流連于壯麗秀美,被譽為獨步江南的垂虹橋畔,遙觀展現著沉靜矯健身姿的運河古纖道,我愈加感到,生態(tài)文明的構建無疑是當下文化再造的一個緊要話題。人類文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自有其樂觀預期的理由。重要的是,生態(tài)文明的塑造同樣應該提倡最大限度的多樣性和自我實現的權利,不能以絕對的評價標準加以苛求。而如何注意歷史文化,生存環(huán)境間的固有差異,以平等參與,和諧共生的理念原則來融入生態(tài)危機的破解,生態(tài)文明重構的話語分析,破除固有觀念藩籬與桎梏,倒實在是值得引起人們深刻反思的一種現實詰問。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