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g4444"><delect id="g4444"></delect></rt>
    <dl id="g4444"><acronym id="g4444"></acronym></dl>
    <li id="g4444"><dl id="g4444"></dl></li>
    <abbr id="g4444"></abbr>
    李敬澤(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副主席)發言
    發表時間:2014-07-28   嘉賓:李敬澤

    開會的時候不由自主、從頭到尾、全神貫注的傾聽了大家的高論,確實有很多感想,也受到很多啟發。我記得德國的顧彬先生曾經對中國文學、當代文學提出很嚴厲的批評,同時也開出了"藥方"。他很嚴厲的批評當代中國小說家都不懂外語,我希望顧彬現在能知道我們開了這么多會,在場還是有不少小說家是懂外語的。顧彬先生認為懂外語如此重要,我想我們由此看到了中國當代文學繼續發展的新的希望。

    上午談的是翻譯這個話題,非常有意思,實際上盡管翻譯在我們文化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關于翻譯理論,和關于翻譯一些在我看來是常識性的問題,在公眾中乃至于在文化中遠遠沒有得到討論,沒有得到認真的對待。記得有一次在北京開了一個很高大上的會議,專家們很激烈的批評了我們現在的文學,以及現在的語言,用了大量的外來詞、外來概念等等。我有時候還是有荷爾蒙的,那天就荷爾蒙發作,沒有忍住,后來我說,您的所有意見我都贊成,但是我也提醒您一句:在你的這一篇發言里,如果把從《佛經》開始的外來詞匯全部去掉,你就沒法說話了,你的整篇發言就無法成立了,若像思想這樣的詞,所有都去掉,那就不要講話了。由此可見對于翻譯這件事,盡管我們大家認為它在我們的文化中還是如此重要的,但是實際上我們想的很少,我們談起翻譯只有三個標準--信、達、雅。聽上去很順,"達"是把一個疙瘩的東西給理順了,然后再"雅",三條全達到了,恐怕真的不是原來那個東西了。我經常感慨:中國人有一個根深蒂固的錯覺,我們總是感覺外國人彬彬有禮,外國人哪怕是黑社會,你踩他一腳,他也會說對不起,外國的農夫和流氓都用書面語說話,其實并非如此,外國人也可以滿嘴土話、臟話,這個幻覺是從哪里來的?都是黃昱寧他們給我們制造出來的,因為他們把那樣的語言活活變成了那么雅的書面語,反過來,我們覺得外國文明很好,所以說語言創造現實,它就真的創造了現實。

    從這個意義上說,對我而言需要談的不僅僅是翻譯問題,還有相應的語言問題。因為今天,在年輕人都在的情況下,我感覺好像沒有人談到語言文化,但是我認為如果我們談論文學,包括談論新媒體時代條件下的文學,那么我們就失去了對這些語言、這些問題的警覺和敏感,我們可能只顧著抓那些看上去很高大上的問題,但是語言的問題可能才是真正的要害所在。

    上海是一個大都市,上海在文學中,我發現文學中上海是沒有外省的,在上海文學中,或者像剛才戰軍所說的傳統里基本上沒有什么外省的維度,一個強大的維度是世界的維度。但是外省的維度很小,幸虧有了知青,都是知青上山下鄉才使得上海的作家們意識到還有外省。這個事很有意思,我有時候讀30年代上海的文學,當時對上海的描述說那是黃金十年,上海在當時生機勃勃,對未來也充滿了信心。讀這些的時候,我特別好奇當時的上海是否知道它的未來不是由內在決定的,而是由離它幾百公里,不到一千公里的,連它都不屑一看的中國農村發生的事情決定的,我想當時的上海并沒有意識到。我提這個沒有任何結論的問題,只是想說在上海寫作意味著什么?在上海寫作意味著是高大上的、國際化的、全球的,這個城市的姿勢,或者它內在的姿勢是不是就包含在背對著的一些東西內,以及這種姿勢中的利弊它使我們看清什么,而沒有看到什么,這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上午我聽到了黃平談到甫躍輝小說中很重要的意向,大象的腳壓下來,每個人相對于那個大腳我們都是小眾的。某種程度上我們面對龐大的,巨大的,幾乎無法掌握的時代,把它作為一個作家的焦慮,在這種焦慮中也讓我想起傅雷當年對張愛玲的批評,這個批評對我而言既有道理,也沒有道理。沒有道理是說,他是用一種鷹的標準來要求一只貓,這個從批評家的角度來說是沒有道理的,它本來就不是一只鷹,你問它為什么不是一只鷹,這本來就沒有什么道理。但是傅雷對張愛玲提出的問題,也是對未來的上海作家提出的問題,就是我們怎么在上海這樣一個特殊的地方,這樣一個特殊的方位,它不僅是一個地理位置,還是一個歷史和文化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我們不要辜負和浪費這個位置,我們要在這個位置上真正看到一些壯闊、宏大、復雜的東西。

    今天下午聽到很多作家對自己創作的表述,發現幾乎每個人都用到一個詞,叫做個人經驗,好多詞用起來順當,但經不住推敲。我記得有一次在北京開會,我們在講這個作品很重要,后來文學所的陸所長提到個人體驗是什么意思,我們的教授被他問住了。個人經驗是什么意思?對于一個小說家來講個人經驗意味著什么?它在什么樣邊界上說每個人都有個人經驗,什么樣的邊界下個人經驗對小說家如此重要?或者這樣的個人經驗在小說中的有效性究竟體現在哪里?還是這種個人經驗是否真的就像走走面臨的問題那樣?在我看來,個人經驗到底是什么?還是說個人經驗變成了一種我們謹小慎微的,或者津津有味的,守著自己的這樣一個經驗的有限性;或者說守住我們在這樣有限的經驗中所能夠領會到那點意義?而這個近于枯竭的、正在枯竭的、那個有意義的有限性到底意味著什么?我認為這真的值得我們去面對。

    從這個意義上,小說難道僅僅是為了保存自己的個人經驗?小說到底是什么,是詩嗎?是一個私人日志嗎?不是。那是什么?它是虛構。我們作為小說家是否真正想過虛構的力量何在,是否真正的想過人類為什么要發明虛構這件事?所以前幾年我在研究虛構問題時,經常有記者向我提問:你是不是對虛構失望了?我回答恰恰不是,我認為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小說太非虛構,而我們的非虛構又太像小說,就像我們的小說家有時候太像會計,而我們的會計有時候太像小說家。虛構的力量在哪里?當我們面對這個時代,以我們如此有限的經驗,而感覺到我們把握不了它的時候,是否真的應該想辦法運用這個虛構的力量,虛構就是讓你在不可能中去探求和確證那個可能,去開辟那個可能,恰恰在這個方面我認為我們想得不夠。

    剛才聽到騰肖瀾談到他寫了一個近似于類型化的小說,他通篇帶有強烈自我辯解的味道,好像自我犯了一個錯誤,需要辯解一下,為什么要辯解?純文學這個概念真的包含著倫理,包含著文學全部的真善美嗎?還是說我們這些年,特別80年代以來逐步建構起來的這樣一種對于小說、對于虛構的一整套觀念,包括作家們的自我表達,某種程度上限制了、造成了虛構精神的癱瘓。我也特別贊成小白在發言中講到的:我們確實需要在那個時代重新去建構一個,為我們自己,也為這個時代建構一個小說傳統,一個真正開放性的,不要在這個建構中非要說純文學是正確的,是開放性的,充滿活力、充滿可能性的新的小說傳統和小說傳統這樣的事業。而做這樣的工作,我覺得最有利、最有效、最有可能的地方在于,如果我們在這張960萬平方公里地圖上找的話,我一定會找出來,因為我認為上海應該是能夠建構起這個東西,并且產生出真正好的作品的地方;在小說藝術上,在小說以虛構去應對這個巨大、龐雜、難以把握的時代,能夠在這個方面有所進展的,那么這樣一個地方我覺得應該就是上海。

    謝謝。

    上海青年作家創作會議提綱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09802號-1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21-540471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