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評論家金理:
看到今天這個議題"我城",想把這個議題縮小一下,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在面對這個城市的時候,好像某種態度正在起變化,這樣的變化軌跡有可能在部分青年創作當中能體現出來。90年的時候也有一波都市創作的高潮,我那時曾讀過一個小說,有一個時刻讓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那個小說寫一群年輕人有一天跑到這個城市的地標"和平飯店"的頂樓,他們開始寬衣解帶,當然這是很晃蕩的時刻,但是另一方面有很生動的東西,這些年輕人一方面受到城市的擠壓,但是另一方面也想表達出反抗或者征服。
我認為之所以19世紀小說傳統能夠成立,是因為個人與社會之間多多少少有一種聯動感,一方面整個社會會召喚出人的一種能力,一種抱負,另外青年人抱著被激發出來的能動性,愿意生機勃勃的投入到生活當中,但是好像這種聯動感現在正在被撕裂。比如高加林我現在覺得依然是很復雜的人物,高加林身上有哪些性格因素在今天正在大型激蕩,哪些因素已經在今天死亡了。前一段時間很流行《致青春》這樣的電影,這個電影里面陳孝正就是今天的高加林,這樣一類人物正在大行其道。但是同樣比如方芳筆下的《圖自強》,那也是另外一個今天的高加林,但是這樣一個人他今天就走向死亡了,死在個人和社會的聯動感被撕裂的當口。
我覺得這可能不僅僅是一個人寫作的問題,有很多重要報刊寫文章討論,為什么今天的青年人暮氣沉沉?也就是一方面可能我們要看到這個現象,另一方面看到這個現象背后整個社會的特點和馴化的機制。我們現代社會強調一種合理性。青年人身上很多反抗、批判的東西要剔除掉一些。有的時候青年人有意無意要配合這樣一種合理性,所以大家會感慨今天的青春是悄無聲息。當然有人會在感慨悄無聲息青春的時候會反過來緬懷。
無論是以前激進的青春,還是今日寂靜的青春,都是一種青年的角色化,他在符合著某種外在社會力量對他的期待,對他的塑造,對他的召喚。但是什么時候我們可以真正正視青年人自己的欲求,自己的生命自由,自己的精神能量,可能到那時真正的青春文學才會誕生,或者真正屬于青春人的城市屬性才能夠誕生。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