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g4444"><delect id="g4444"></delect></rt>
    <dl id="g4444"><acronym id="g4444"></acronym></dl>
    <li id="g4444"><dl id="g4444"></dl></li>
    <abbr id="g4444"></abbr>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專題 > 上海寫作計劃

    2014上海寫作計劃第二場中外作家交流會

    2015年01月29日15:48 來源:未知 作者:外聯室 點擊:

    9月20日下午,由上海市作協副主席趙麗宏主持的2014上海寫作計劃第二場中外作家交流會在作協大廳舉行。嘉賓為新西蘭小說家、詩人艾莉森·王、哥倫比亞、墨西哥作家杰米·潘奎文、美國小說家杰維·特瓦倫,以及上海作家薛舒。

    和首場交流會一樣,駐市作家們先分別闡釋了關于主題“時時刻刻”看法。

    艾莉森·王聯系自己在不同國家、地區遷徙的經歷講述了關于她的時時刻刻。“一天天,一年年,飛逝的日子怎么過得如此飛快?但如果我們一旦迷失找不到方向,是否就會感覺時間是那么的漫長?”“我在大地間飛翔,越過海洋,超越生命,飛越時光。從一個國家飛到另一個國度只需幾小時,在一個相同的瞬間,顯示著不一樣的時間,新西蘭和澳大利亞有兩小時的視察,與中國又有兩個小時的視察。如果我在另一片土地上告訴你每件事并不是它看上去那樣的。語言,空間和時間的翻譯,那丟失的是什么?又創造了什么?”

    在杰米·潘奎文的朗讀中,大家明顯感受到了他對祖國哥倫比亞的深厚感情,他詳細講述了哥倫比亞的發展歷程、穿越而過的河流、與外部世界的交往等等。在朗讀結束時他說:哥倫比亞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哥倫比亞政府和FARC叛軍在哈瓦那舉行和平對話的代價是22萬哥倫比亞人的尸體以及過去20年中約500萬人的背井離鄉。現在,在由自然、文學、歷史組成的時時刻刻的最后幾秒,我想用散文家威廉·奧斯皮納的幾句話來結束:“哥倫比亞處在關鍵時刻,戰爭讓我們學會如何對話,暴力讓我們學會如何要求。我們的沉默會變成故事流傳。”作為新哥倫比亞作家,我們的責任就是記錄這些故事,賦予他們以生命。

    杰維·特瓦倫是來自美國的作家,他首先談到了在美國,種族膚色和家族淵源對一個人發展的影響,隨后他講述了和自己中國太太在上海市中心的所見,也談到了在上海和杭州旅行時的受到不公正看法時的遭遇。他說:我想起了母親,洛麗塔·維拉瓦索·特瓦倫,一個在新奧爾良出生和長大,長得非常漂亮的姑娘,有時還被稱為可憐的白種廢物。母親有個非常與眾不同的處理方法來對付那些不尊重她的男人,或是試著利用她的性別優勢,不是忍耐,她更相信抗爭。她要求從要她屈從的社會得到尊重。我感到妻子的憤怒是許多被稱為剩女和世界上許多女性共同的憤怒,它終將戰勝無原則地忍耐,這種忍耐縱容了令人窒息的習俗延續至今,因為女性要為在全球得到平等的待遇而斗爭,我們大家必須為能實現它做得更好。

    最后發言的是中國作家薛舒,她說:每天坐地鐵來上班的時候,就帶一本書,不看手機。其實對時時刻刻的理解,并不是說每時每刻都要繁忙到都在吸取知識和吸取養分,有的時候要讓自己的時間寂寞、孤獨安靜下來,也許才能感到靈魂當中的時時刻刻的感觸,或者是一個時刻一個點讓你感動了,這才是對我們的人生來講有價值的時刻。

    在一輪發言后,讀者把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拋向作家們,各位作家也都欣然回應。會后,不少觀眾仍然意猶未盡,繼續向作家們進行請教。一個帶著孩子來的家長說,希望作家協會能多多舉辦這樣的活動,讓學生也能經常受到文學的滋養。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