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g4444"><delect id="g4444"></delect></rt>
    <dl id="g4444"><acronym id="g4444"></acronym></dl>
    <li id="g4444"><dl id="g4444"></dl></li>
    <abbr id="g4444"></abbr>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文學信息

    呼喚真誠,一個文藝評論家的50年

    2023年12月25日14:21 來源:施晨露 作者:上海觀察 點擊:

    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稱他為“一位敢說話、說真話的老朋友”;話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形容他“仿佛是一條繞回來的河”在創作者面前掀起浪花,能聽到他對作品發自內心的真切而真誠的觀感;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評協原主席仲呈祥評價他“確實抓住了文藝理論批評主體的兩個關鍵:一是視野、二是視點”。

    他是毛時安,今年是其從事文藝評論工作的第50個年頭。12月16日,“呼喚真誠——毛時安從事文藝評論工作50周年暨舞臺藝術評論研討會”在文藝會堂舉辦。

    毛時安用兩個深鞠躬向與會者致謝,更像是在向他一輩子傾注心血的文藝評論事業致敬。“我唯一擁有的就是一顆赤誠的心。真誠,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作為一個歷經半個世紀文壇藝壇風雨陽光的評論家,我一如既往要求自己,以無比的虔誠對待寫作,以無比的坦誠對待內心,以無比的熱誠對待生活,以無比的真誠對待世界。我也許會說錯話,但一定不說假話、謊話、鬼話,少說空話、套話、官話,必須說真話,說人話。”一番真情剖白贏得現場掌聲。

    1973年5月,25歲的青年工人毛時安在《美術資料》發表《眾志成城 戰無不勝——評油畫<銅墻鐵壁>》,這篇數百字的美術評論讓他從此與文藝評論事業結緣。50年來,毛時安始終活躍在文藝現場,積極關注文學藝術的創作現狀和潮流變化,為推動上海文藝創作繁榮筆耕不輟,被譽為“新時期以來上海最具代表性一位文藝理論批評家”(吳俊語);他的文學評論“幾可勾勒出三十年的文學概貌以及他的三十年人生”(王安憶語)。

    2005年,他以《我們的戲劇缺失了什么》尖銳指出當時中國戲劇界創作的弊病。2012年,他以《關于文化發展和文藝創作的四個問題及其思考》獲曹禺戲劇獎理論評論獎。毛時安的文藝評論,文化視野廣闊,涉及領域眾多,在文學、戲劇、影視、美術評論上均有建樹。他的文藝評論既有宏觀概括,也有微觀分析,具有良好的藝術感覺和文化自覺,貼近理論創作,貼近尋常百姓。他的觀點創新而不偏激,表述學術而不晦澀,態度穩健而不保守,邏輯嚴謹而又情感充沛、文采洋溢。

    中國美協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原副主席馮遠認為,毛時安的美術評論非常有文學性和可讀性,“他非常理解畫家,他寫賀友直先生幽默以外的善良,寫方增先先生內心對藝術的孤獨追求,寫程十發先生游弋在藝術與時代之間的國畫,寫朱屺瞻先生的宅心仁厚……都非常到位。他對海派繪畫的宏觀闡發,氣勢磅礴,充滿新意。他還積極參與了海平線美術展、上海雙年展、精神與品格油畫展等眾多重要畫展的策劃和組織工作。”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王紀人說,毛時安評論的對象早期多為文學范圍內的作家作品,隨著工作范圍的跨界轉移,他更廣泛地涉及戲劇、繪畫、影視等藝術領域。與“就作品論作品”的評論相比,他的評論更有現場感和接地感,因為他的崗位始終在創作的現場。

    中國戲曲學會會長王馗評價,毛時安的文藝評論充滿理論家的嚴謹與敏銳,張揚著對專業創作的準確回應,以溫暖而不失嚴厲的同情理解,契合并引領著創作者的創造邏輯和思維空間,形成評論與創作的良好互動。真正的文藝評論家,最重要的還是一個睿智的人,敢于直面人生和社會,敢于直面自我和他人,敢于在評與論中突破固有的思維藩籬,敢于在文章和表達中樹立獨具個性的觀點,這是文藝評論家擔荷文化使命的力度所在。

    復旦大學教授陳思和說,“我與時安,人生軌跡多有相似之處。我們都出身于城市貧民家庭,始終未忘布衣青年歲月,是改革開放的國運讓我們獲得接受教育、成為知識分子的機緣,形成了做人的自覺之心。”

    上海大學教授王曉明回憶他與毛時安、陳思和一起合作《上海文論》“重寫文學史”專欄,“我們三人為了一個標題、一個段落甚至一句話而互相爭論……真切盼望毛時安繼續爽朗爭論。”

    復旦大學教授、上海評論家協會主席汪涌豪說,讀毛時安的評論,感覺得到他年輕時的睿智和勃發的才情。字里行間,滿滿的都是對作家藝術家的欽敬和對文藝的大愛。在過去五十年,他有了許多朋友、更多讀者。前者引他為知己,后者尊他為老師。“至于我,面對將要到來的新的幾十年,真希望他能于老成紛披外迎回他早年的鋒芒。好的批評固然應洞悉世情、鼓勵后進;更應指出缺陷,導正一切朝向光明的行進。毛時安已經這樣做了,他可以做得更好。”

    研討會上,來自京滬兩地的作家、藝術家、評論家圍繞“新時代的文藝評論如何與創作實踐更緊密結合,更好地推動文藝創作的繁榮發展”“如何認識新時代文藝評論的時代背景并為其作出精準的定位,令其發揮更有效的作用”“如何讓我們的文藝評論更具生氣、更有文氣,更接地氣,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的口味和需求”“文藝評論工作者如何發揚批判性和建設性”等議題交流發言。大家一致表示,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的引領下,加強文化自信自覺,牢牢把好文藝評論的“方向盤”,進一步打磨好文藝評論這把“利器”,推動文藝創作繁榮發展。正如仲呈祥所說,“為了推進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發展,為了中國特色藝術學的學科建設,為了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時代和人民需要更多這樣具有通才潛質和通才品質的文藝理論批評家。”也如毛時安所言,這次研討會是對上海文藝評論家集體的肯定和期待。

    研討會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作家協會、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指導,上海市戲劇家協會、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上海戲曲藝術中心、上海藝術研究中心、上海市劇本創作中心、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主辦,上海文學藝術院、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和上海書畫出版社協辦。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