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g4444"><delect id="g4444"></delect></rt>
    <dl id="g4444"><acronym id="g4444"></acronym></dl>
    <li id="g4444"><dl id="g4444"></dl></li>
    <abbr id="g4444"></abbr>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文學信息

    “大聲”書系:重拾“專輯”的概念與回憶

    2023年04月26日09:24 來源:思南讀書會 作者:思南讀書會 點擊:

    左為甘鵬,右為蔡哲軒


    10月24日下午,“大聲”叢書策劃蔡哲軒與媒體人甘鵬作客思南讀書會380期,聊聊“大聲”系列叢書,華語樂壇輝煌的40年以及經典專輯背后的故事。


    “大聲”書系:重拾專輯的概念與回憶

    從1980年到2020年,華語流行樂壇40年,塑形了幾代中國青年,那些歌聲和旋律陪伴他們度過了最美好的、充滿活力和希望的青春。上海文藝出版社策劃的“大聲”系列叢書聚焦華語流行樂壇,力邀圈內知名寫作人,一本書專門講述一張唱片背后的文化、時尚、歷史以及價值觀等方方面面的故事。第一輯出版有《林憶蓮:野花》《鄧麗君:淡淡幽情》。

    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專輯”這個名詞已經成為歷史。甘鵬談到,專輯是一個完整的策劃概念。其中的歌曲承前啟后、相互聯系,有脈絡、有邏輯、有思想。但在當前的單曲時代,人們慢慢忘了專輯是什么,“大聲”書系華語系列就是在重拾專輯的概念和回憶。


    蔡哲軒

    作為“大聲”書系的策劃,蔡哲軒談到“一本書寫一張專輯”并非首創。歐美經典音樂叢書《三十三又三分之一》便是用一本書寫一張經典黑膠唱片,至今已有百余本。2018年翻譯這本書時,他便有了挑選華語音樂專輯來書寫的想法。他提到,人們常常因為一首歌將整張專輯買下來,經濟學家認為“這是資本主義的引誘”。但他認為,真正好的專輯有自身價值,而不在于一兩首主打歌。一個專輯是一個整體,是音樂產業的一部分。“《三十三又三分之一》在二十年內能夠選擇一百多張專輯出版一百多本書,是因為這一百多張專輯不僅對于音樂、甚至對于文化、社會、整個世界的歷史發展都有影響。”蔡哲軒說。

    他坦言,自己曾經思考過,華語流行音樂中是否有那么重要的專輯可以書寫。終于確定選題后,撰寫中又遇到困難,“2019年初,第一批五本書,作者定了,選題定了,大家開始寫,有畏難情緒,比如說像《野花》這張專輯,雖然我聽了三十年,倒背如流,但是要寫時,會覺得好像沒有頭緒。”蔡哲軒說。經過幾番周折,兩年后才成功推出第一輯的兩本——《鄧麗君:淡淡幽情》與《林憶蓮:野花》。

    鄧麗君《淡淡幽情》:經得起時間的錘煉

    《淡淡幽情》發行于八十年代初,每首歌均為宋詞改編,是鄧麗君演唱生涯中非常特殊的一張專輯。甘鵬介紹,“在此之前,鄧麗君唱了老上海的時代曲,后來在日本歌壇發展,唱了一些妍歌,八十年代初開始唱粵語歌。此時帶著古典情懷的《淡淡幽情》在當時的市場獨樹一幟,雖然不是一鳴驚人,卻慢慢發酵。當歲月流逝,很多歌曲不再流行,這張專輯卻留下了。所以,經典就是經得起時間的錘煉。”

    甘鵬

    在創作中,除了對宋詞進行闡述外,甘鵬試圖尋找宋詞與鄧麗君之間的關聯點。“大家都對鄧麗君有一種刻板印象,認為她是穿著旗袍唱甜美情歌的傳統形象,其實她是一個天馬行空、前衛的人。”八十年代初在日本參加紅白歌會,鄧麗君穿唐裝唱《愛人》,唱到一半,脫薄紗外套,變成西方小禮服。拍《天外天上天無涯》MV,鄧麗君策劃外星飛船墜落在香港大浪灣,而自己就是墜落的外星人。“如果把鄧麗君放在她的時代,她的音樂挑戰了當時既定的規則,挑戰了很多人的想法。我同意一種說法,‘鄧麗君是中國最早的搖滾,因為她有搖滾精神’。”甘鵬說。


    林憶蓮《野花》:超越時代的專輯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林憶蓮經常與李宗盛綁定在一起。蔡哲軒談到,兩人既是才子佳人,又是音樂搭檔。他們合作創作了很多商業與藝術雙重成功的作品,如《至少還有你》等等。但是很多人都忘記了在遇到李宗盛之前,林憶蓮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認為1988至1992年之間是林憶蓮藝術上的最高峰,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專輯《野花》。這張專輯連接了她在香港與臺灣的命運,沒有這張專輯,林憶蓮不會下定決心去臺灣或者日本發展。”蔡哲軒說。

    談及創作時,蔡哲軒坦言自己有點無知者無畏。“我當時唯一能接觸到的受訪者是主導這張專輯的許愿。于是在2019年11月很冷的一晚,我在北京采訪了他。那三個小時,我覺得整個人耳目一新,他說的幾乎每句話,他們當時做這張專輯的狀態,都是我沒有想到過的。”

    現場讀者

    甘鵬表示,這是蘊藏在流行音樂中的密碼,比如王菲《我愿意》聽上去像首情歌,姚謙說這其中有福音色彩。楊千嬅《少女的祈禱》聽上去像是邏輯混亂的情歌,但仔細挖掘,卻是根據張愛玲《封鎖》的小說改編而來。“有時具體的闡述會束縛某種可能性,但在大眾傳播中,歌曲自身的生命力會延伸出來。”

    蔡哲軒介紹,林憶蓮的父母都是上海移民,她出生在香港北角,這里俗稱“小上海”。“她有上海情結。她覺得上海是她的根、她的故鄉,但這個情感又比較復雜糾結。直到2001年,她媽媽病重,和李宗盛一起搬到上海,她住到這里,才真正理解這里。”

    讀者提問


    思南讀書會NO.380簡訊

    現場:王若虛

    撰稿陳 思

    攝影:隋 文

    編輯:江心語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