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8日11:19 來源:“海內與海外”微信公眾號 作者:陳世旭 點擊: 次
趙麗宏是當代文壇卓有影響的詩人、散文家。他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各種文學獎,收入全國各地以及香港和新加坡的語文課本。是作品收入教材最多的當代作家。早年在中國作協(xié)開會,有緣一睹尊容。趙麗宏舉止莊重,沉靜少言,讓我想起“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論語?子張》)工作餐偶爾坐到一桌,禮貌地點頭問好,如此而已。
給我深刻印象的,是一次文學座談:一位多年不寫小說的老作家說如今還談論文學是很可笑的,他寫幾個毛筆字就趕上一部長篇的收入了。這類場合我一向拘謹,但那次不知為什么突然放肆,沖口而出:寫字賺錢讓人羨慕,但不必嘲笑文學。因為買字的人沖的是寫字人的名聲,而這名聲,是文學給的。不應該過河拆橋。語畢,四座皆寂。我意識到自己的“二”,干嗎得罪名人?散會時,趙麗宏走到我面前,臉色凝重地說:“你說得很對。” 我心里一熱。但此后我們并無更多交集,我只是常常在報刊上看到他的詩歌散文作品,常常受到莫名的觸動,總想說點什么。
趙麗宏的詩文,語言樸素,敘事簡潔,情感真摯,卻又清新悠遠,情懷浪漫,情采飛揚。不論詩還是散文,皆透出寧靜,淳樸,真誠,充滿著對文學的執(zhí)著與激情。
在近兩年抗疫的特殊歲月,閱讀的價值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中突顯出來。作為詩人,趙麗宏對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因為疫情,我覺得很多事情不可捉摸,對這個世界不了解,對自己的生命不了解,我們遇到很多困惑,有一些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于是有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詩集《變形》。
《變形》是趙麗宏幾十部詩集之后的最新成果。全書浸淫“變形”母題的精髓,探尋生命的意義,省察過去,告別舊我,揭示人性的深度,展現精神的氣度,顯示出歷史、社會和文化的廣度。數十年生命過程中的各種外象,被深入地轉化為它們所暗示和象征的內在,許多平凡庸常的物象,被升華為生命的意象,連味覺和觸感等無形的事物,都被巧妙地轉化為濃稠而明亮的囈語。著名詩人歐陽江河因此感嘆趙麗宏是個謎:“我們這一代人經歷中國四十年、五十年語言本身巨大的轉折。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致力于語言本身風格的拓展,語言詞匯量的拓展,語法的扭曲,表達的怪異和先鋒,慢慢就寫不下去,或是寫到一定程度就玩花活了。因為這需要詩人在語言變化后面,還有深刻的人生觀、宇宙觀等堅實的東西。但趙麗宏可以一直不停地寫作,他語言平實,忠實于他自己這一代人的語言,不玩花活,而且這個語言的表達和他的經驗是配套的,他的語言和手寫體也是配套的,他忠實于自己,反而可以把寫作寫到深處和背后……他或許是當下最具完整性及延續(xù)性的詩人之一。”
不僅如此,趙麗宏的思考更沉靜內在,表達更具靈性,文字更具有彈性和活力。在他看來,“讀書和寫作并不是通向結論,更在于敞開過程……他們一輩子在不停地尋找、思考、追問,不停地回答,不停地否定……詩人真實的思想,通過他經歷的時代和生活得出的不是終極真理的結論,卻可以使讀者產生共鳴,這就是詩的魅力。”
詩格即人格。詩歌藝術的重中之重,是詩人自身。詩人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另一種命名者。傳承高貴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審美情趣,表現自己對生命對人生對自然的那些最富情感化人性化的獨特感受,是詩人的使命和天職。趙麗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宣稱:寫詩是他生命的秘密,詩歌是他的“生命史”。“寫作……成為了我一輩子的生活方式。”
趙麗宏的寫作繼承了古典文學中最具藝術價值的傳統(tǒng),同時又兼容了時代的敏感話題,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不張揚暴力,不縱橫私欲,不粉飾黑暗,不歌頌邪惡,致力于人性美、人格美的表達。或即景生情,或觀照內心,或直抒胸臆,或含蓄蘊藉,皆不出“古雅典證之美”。
漢王逸在談到后人讀《離騷》、《九章》的感受時說:“高其節(jié)行,妙其麗雅。”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辨騷》中更是指出了“麗雅”在詩歌語言中的地位:“然其文辭麗雅,為詞賦之宗。”唐司空圖的“惟公博厚深宏,端潔明懿,極天人之儀品,不陷於浮。”(《唐宣州王公行狀》)和明劉基的“其學博,故其辭深宏而奧密。”則強調了思維的深邃。讀趙麗宏的詩,我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典雅與深邃。在紛繁駁雜的當代詩壇,趙麗宏的詩是一股不折不撓的清流。
詩是一種精神現實,一種心靈體驗,所謂靈感,就是詩的美感。沒有美就沒有詩!詩起于善,源于真,成于美,詩是真善美的一種特有語言架構。美是詩的軀體,是詩的光芒!詩是語言的語言,追求極致的美感。文質彬彬,始可言詩;雅麗深宏,然后華章。遵從詩的審美原則,堅守藝術對社會負責的底線立場,趙麗宏嚴肅正直的寫作受到充分肯定,是讀者之幸,也是詩歌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