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g4444"><delect id="g4444"></delect></rt>
    <dl id="g4444"><acronym id="g4444"></acronym></dl>
    <li id="g4444"><dl id="g4444"></dl></li>
    <abbr id="g4444"></abbr>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文學觀察

    從《鄧小平之歌》到《興業路上》——桂興華長詩座談會紀要

    2018年03月16日14:26 來源:中國作家網 作者:中國作家網 點擊:

    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

    從《鄧小平之歌》到《興業路上》——桂興華長詩座談會

    主辦單位:上海市作家協會 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 上海人民出版社 東方網

    承辦:上海文學創作中心

    時間:2018年2月28日

    地點:上海市作家協會大廳

    主持人:王偉 何建華

    王偉(上海市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為了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經過國家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總局的審核批準,上海著名詩人桂興華先生20多年前寫作的《鄧小平之歌》今年馬上要出版新的朗誦版。同時為了迎接建黨100周年,桂先生正在創作一部長詩《興業路上》,是列入上海市重大文藝創作項目重要的作品,今天我們就圍繞這兩部作品舉行一個研討會。

    (通過大屏幕觀看《鄧小平之歌》兩次進京演出的有關資料)

    何建華(上海社科院副院長):桂興華是我們一張城市名片,我發言的題目《紅色魅力大放光彩》。在當代中國詩壇,被譽為“紅色詩人”的桂興華無疑值得關注。他的詩歌可以說是開創了改革開放以來,政治抒情詩的一片新天地。體現出上海城市精神內核中所具有的正能量。從桂興華內心發出的吟詠,讓我們一同重溫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歷程,一同感受黨的輝煌業績。

    首先是對紅色的崇敬。上海這座城市開埠以來,就具有紅色基因,上海應該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紅色城市文明城市。

    第二點思考是對紅色的禮贊。桂興華的底色與我們這座城市的底色相一致,無疑是紅色的,桂興華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起來的一代詩人,早在1993年創作出版了作為新時期以來的第一部中國政治抒情長詩《跨世紀的毛澤東》,此后一發不可收,連續創作鄧小平之歌,中國豪情,祝福浦東,永遠的陽光,青春宣言,智慧的種子,又一次啟航,城市的心跳,前進2010金號角等11部作品。

    桂興華以其深厚的情感積累,思想積累和生活積累,從紅色革命根據地到改革開放的一片熱土,從前沿陣地走進歷史,再從歷史走進時代前沿,緊扣時代脈搏,把握紅色主題,以詩人的激情為我們展現了一幅黨紅色傳承的史詩般畫卷,詩歌的視角從微觀切入,激情從細節噴出,以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喚醒了我們的紅色記憶,為我國詩歌界平添一道華麗樂章,在文壇上連續引起了反響。

    第三點對紅色詩人桂興華的認知。桂興華他在詩歌創作中甘愿孤獨不謀功利,傾情潛心于政治抒情詩歌的創作。他本人身體不是最好,患有哮喘,發作時晚上常常要墊兩個枕頭還難以入睡。他的很多作品是伴著他的咳嗽聲,在急診室里完成的。詩人滿懷豪情、語言優美、筆觸細膩、形象化、視角新、角度巧、氣魄大,全方位的表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領袖,先賢和廣大群眾的風采。今天我們朗誦桂興華的紅詩,情不自禁對桂興華深表敬意。

    最后一點感受是對紅色文化走進大眾的贊同,20多年來桂興華下基層,到社區,創辦地鐵詩歌朗誦角,以他創作的10多部作品,以及由他親自策劃組織推動的30多場大型配樂朗誦公眾活動,讓市民大眾品味了紅色頌歌的魅力,不僅續寫了政治抒情詩的新篇章。而且發揚了政治抒情詩,通過公眾朗誦誕生效應的優秀傳統,桂興華這位紅色詩人傾情潛心政治抒情詩的創作,同時他也讓政治抒情詩走進人民和大眾。黨的十九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征程。我們從桂興華矢志不渝創作政治抒情詩的實踐和成就中就不難看到,政治抒情詩仍然不失感人的魅力,關鍵在于要用真心、抒真情、寫真意。近七十歲的桂興華激情滿懷,詩意飛翔,寶刀未老,值得期待!

    王偉:本次研討活動受到中國作協的領導大力的關注和支持。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副主席,著名詩人吉狄馬加先生,專門從北京發來了賀信。

    雪飛(上海廣播電視臺主持人):賀信如下:欣聞桂興華同志詩歌作品研討會在上海召開,感到十分高興,因近期公務繁忙,無法抽身與會,聆聽各位詩友的真知灼見,只能遙祝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并向桂興華同志表達我由衷地敬意!

    毫無疑問,桂興華同志是當代中國詩壇政治抒情詩領域,一位優秀的具有鮮明個性的詩人。他始終如一與時代和人民并肩而行,贊美火熱的新生活,謳歌壯麗的新時代,他一直力求在作品中將思想性、民族性、大眾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去創作真正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廣大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他還是一位在公眾生活中身體力行傳播詩歌文化行動的詩人,總之,作為詩人桂興華,值得大家對他的作品來進行多緯度、多方面、實事求是地研討,我以為這無論對桂興華同志個人,還是對整個詩歌建設都是有意義的。 吉狄馬加2018.2.25北京。

    桂興華:我是1948年生人,創作勃發期是1978年三中全會以后,所以改革開放對我們這一代實在太重要了。我從文革中走出,非常慶幸自己成熟于改革開放,獻身于改革開放。21年前,也在作協大廳里面,舉辦過我第一次作品研討會,主持人是葉辛和羅洛老師。羅老師去世了,葉老師今天在浦東趕不過來。然后2006年中國作協、上海作協聯合在北京舉辦了一次,第三次就是今天。

    我聽到四人幫被粉碎的消息,還在安徽鳳陽,我清楚的記得,我腳上穿著解放鞋,鞋帶是用稻草繩代替的,一天只有8分錢,非常貧困的知青生活。我那天朗誦賀敬之老師《中國的十月》,痛哭流涕。賀老對我的政治抒情詩的創作有很大的支持和鼓勵?!多囆∑街琛穬纱芜M京演出的時候,我都看望他。2006年研討會的時候,賀老的發言一直鼓勵著我,前不久我和地鐵二公司領導匯報了地鐵朗誦角獲獎的情況,今天地鐵還制作大照片帶來了(展示)。

    《鄧小平之歌》是我的感恩之作。

    我對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很喜歡,不矛盾,相反我很喜歡其他兩個文化。正能量不是虛張聲勢,我從來不吼,也不居高臨下,我也是一個草根,我沒有必要居高臨下,我對草根有天然的聯系,我不喜歡大喊大叫的粗獷,我喜歡溫柔。

    我雖然很強硬,但是我也很溫柔。政治抒情詩,實際上寫作很艱難,我始終處于夾縫中成長,有人勸我不要離政治太近,我說不可能不離政治近,哪個人離開過政治,關鍵什么是政治?政治難道是下一頓飯清湯一頓嗎?政治難道是蓋的破被絮嗎?你蓋床上的被子什么樣的,吃的菜什么樣的就是政治,不是大喊的空洞口號,每個人離不開政治的。我寫的都是細節??追鄙砩系倪z物只有6塊8元錢。任長霞不斷被老百姓撥打手機,這都是政治。還有人說你寫政治,你有獲得什么財富嗎?我精神財富有,物質財富沒有。我在這里首次可以披露一下,《鄧小平之歌》三個版,江蘇版、上海版、最近的朗誦版,我沒有一分錢稿費拿到過。最多的一次出版社給我幾百本書。為了稿費去寫作的不是我,上海人說你“倒貼”,我是倒貼,我貼上我的藝術積累,思想積累,生活質積累,為了歌頌我們偉大的改革開放,不是為了賺錢。所以詩人在市場經濟里面,往往碰的頭破血流,有的知難而退了,我沒有,我一路挺進。我還要寫下去。

    北京一個導演非常好,避開《東方紅》的老路。戰場上,戰士聽了開國大典的消息,避開了天安門前大歌舞,我的《興業路上》也要避開很多已經熟悉的意象。本來我是用《世紀之門》,現在改成《興業路上》。一大是在興業路76號舉行的,“興業”多好的名字,興中華偉業,振興中華,這都是興業,所以我改成興業路上。從門的意象,轉為路的意象。

    《鄧小平之歌》這次將一首長詩改為25個短章,讀者可以從中截取一段朗誦,25段像蛋糕切開,隨便拎出來一段都有題目的,都可以讀的。第二個更加精準,上海人民出版社這次送到北京國家新聞出版總局,委托中央文獻辦公室專家,一字一句審定。《鄧小平之歌》進京演出的時候,現任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改過一個字。

    今天,書法家奚松林先生,把《興業路上》的序抄了出來(展示)

    曹培雷(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總編):桂興華老師是我國著名的紅色詩人,長期耕耘在政治抒情詩創作的土地上,以飽滿的激情,炙熱的情感,從1993年開始,就創作了包括,鄧小平之歌,中國在趕考,嘹亮的紅,等11部,作品在內的長詩,在即將到來的建黨100周年之際,《興業路上》又將面世,從《鄧小平之歌》到《興業路上》,桂興華老師給我們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

    與此同時,坐落于塘橋街道的桂興華藝術中心,創辦了春風一步過江朗誦團,致力于詩歌朗誦普及的工作,他策劃了多臺大型多媒體朗誦會,將詩歌的表達推向新高度,更難能可貴的是,桂老師做的很多工作,都在他的退休之后完成的,因此從鄧小平之歌到《興業路上》,不僅僅記錄了桂興華詩歌創作的一個軌跡,也是他不為名利,只為詩歌,不斷前行的見證。上海人民出版社與桂興華有長期的合作關系,與桂老師建立深厚的友誼,參加了春風一步過江朗誦團的多次活動。

    桂老師和地鐵公司創辦朗誦角的過程,我們全面見證了。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又與桂老師一起,重新做了一個修訂,紀念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修訂的鄧小平之歌封面是這樣的。增加了桂老師新寫的內容,對詩歌的結構也做了結構上的調整和修改,由我國著名詩人賀敬之和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力薦的。出版社成立了精兵強將,也報送了有關部門進行了嚴格的審查,經過修訂的《鄧小平之歌》將在今年三月正式出版。祝愿《鄧小平之歌》能夠被越來越多的人演繹!

    丁建華:謝謝桂興華。作為一個朗誦者來說,對于桂興華長詩最大的尊重和熱愛,就是把他每一部作品,盡心盡力的去朗誦好,因為每個人的水平都是有限的,但是愿意把這有限的水平,在這個平臺上表現出來,能夠使詩人聽了感動,朋友們聽了感激。這首詩以前是脫稿的朗誦,但是每一次桂興華老師給我的本子都有修改,可見他對自己的要求和他的熱愛。所以我今天脫不了稿,一方面稿子給得太晚,另外一方面畫龍點睛的東西更多了,他對很多詞匯的修改,傾注了他的心血,但是給我們增加了難度,所以我今天戴著眼鏡。

    ((丁建華演繹《鄧小平之歌》朗誦版中的《拓荒歲月》)

    王偉:剛剛聽了丁建華老師的激情洋溢的朗誦,提醒大家一方面要聽,還要注意我們電視屏幕有很多珍貴的鏡頭,我剛剛看到一個珍貴的鏡頭,小平小道,20年前正好到南昌采訪,還有何院長,同時到將軍樓,到那座小道,到了鄧小平工作的平臺上,感慨萬千。

    榮耀明(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首先感謝作協組織這么一次會議,當然文學所作為主辦方之一,也很高興來參與這次活動,要向桂老師表示祝賀。為紀念建黨100周年創作的《興業路上》,剛才桂老師談了對題目的修改,精益求精的歷程,我們很受感動。

    桂老師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政治抒情詩人,政治抒情詩作為詩歌的一種類型,是社會主義文藝對世界文學的一大貢獻,過去我們學文學史,講世界文學,講西方文學史的時候,很少有這樣一類的政治抒情詩作為經典,進入文學史。尤其是蘇聯和中國,在社會主義發展的實踐當中,形成了這么一種詩歌的類型,我想這是對世界文學的一種奉獻,在蘇聯我們知道有瑪雅克斯基。當然也有很多詩人,比如賀敬之長詩《放歌集》《回延安》等等,桂興華的《鄧小平之歌》都是政治抒情詩的典型代表,作為詩歌發展的重要類型形態,應該是社會主義文藝的一個典型的樣式,它的特點是用詩歌藝術的形式來反映時代最強的聲音,是文學經典。

    其次政治抒情詩能夠不斷的發展延續,尤其在當代詩歌發展的大潮當中顯得尤為珍貴,我們知道隨著互聯網的出現,詩歌的創作,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熱愛、關注詩歌,我們從中央電視臺詩歌大會,我們看到中國是傳統的詩歌大國,當代詩歌,在網絡傳播的影響下面,詩歌越來越平民化,詩歌創作已經沒有門檻,任何想寫詩的人,都可以通過網絡發表他的詩,另外當代詩歌的發展,也出現另外一些趨向,越來越平民化的過程當中,同時越來越多元化發展,同時也越來越小眾化、分眾化。詩歌抒發個人情感的特色越來越突顯,也就是說,詩歌成為反應個人生活體驗感受的非常有力的表達工具。

    在這樣一個當代詩歌發展的大潮當中,我不知道我的概括是不是準確,今天我們所的孫琴安先生也在,是知名的,在這樣詩歌發展過程當中,桂老師這樣的政治抒情詩,反應時代聲音,反應民族發展歷程,反應國家不平凡崛起發展經歷的政治抒情詩,不僅僅是個人得抒情,是民族情懷的表達,更難能可貴。我覺得這個詩歌樣式應該發揚光大,吸引更多的詩歌創作者,加入這樣的隊伍。

    第三點感受,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桂老師作為有影響的,知名的政治抒情詩人,以鄧小平之歌,政治抒情長詩詩集朗誦版的出版,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我覺得尤為值得慶賀,因為改革開放40年,一方面我們各行各業,我們學術界都在總結經驗,同時十九大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再次明確深化改革,始終在路上,要把改革進行到底。在這樣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通過《鄧小平之歌》政治抒情長詩,回顧那個時代,改革之初,在什么樣的環境下,我們國家像鄧小平這樣的偉大決策,當時所處的環境,我們民族在那個時代,我們面對發展,面臨各種各樣的分析和挑戰,我們是怎么過來的?可以給我們今天帶來很多的啟發。也可以從中截取很多精神的養料,進一步激勵我們,按照中央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政治抒情長詩,尤其反應時代聲音,民族精神的詩歌類型,是我們這個時代,是我們這個社會,是我們當前的發展迫切需要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桂興華老師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藝術家和詩人,也祝愿桂老師身體健康,能夠創作出更多的激動人心,催人奮進的優秀詩歌。

    楊揚(上海作協副主席、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我第一表示祝賀,桂老師非常不容易,大家剛才看到了,這些年創作了這么多的作品,特別是政治詩。我寒假里面正好在看《郭小川的日記》,在日記里面提到,寫政治詩能不能成為偉大的詩人就在考慮這個問題,當然他給自己打氣,他是50年代的日記,很多人批評他,郭小川,你這些詩不要寫了吧,郭小川說,俄羅斯蘇聯當時有政治詩的,中國還沒有產生偉大的政治詩人,是不是可以寫,在那邊嘗試,從郭小川的嘗試,大家也都提到了賀敬之,那么今天我們上海還有桂興華老師,所以我就覺得,在政治詩的長途上,不管是不是偉大,很多人都還是做著嘗試工作,很多人都還在寫,這是一個。

    第二,政治詩本身當然跟政治有關的,桂老師的詩難度更大,因為他寫的是鄧小平,包括還有一些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我們可以看,寫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詩歌里面,確實是難度非常大,因為不僅僅包含歷史史料的一些真實的情況,還包括著對于人物的評價上的分歧,所以還好,他寫的那些人,一個都沒有什么問題,如果有問題的話,他這個詩就白寫了。

    桂興華:我是有選擇的。

    楊揚:這兩天正好看《鄧小平年譜》,對于這樣一個人物,桂興華老師用詩歌的形式,用文學作品的形式加以表達,我就覺得這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方面。

    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在路上重新出發,我覺得探討政治詩,討論桂興華老師的《鄧小平之歌》我覺得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邵煜棟(浦東新區原宣傳部長、浦東政協副主席):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浦東開發開放的20周年,桂興華老師是我們浦東的四屆政協委員。浦東老百姓對他非常熟悉,他扎根浦東,創作了那么多好作品,非常感謝他為浦東做了許多事情。趙啟正同志說了一段非常精辟的話,如果把浦東開發比作一首跨世紀的交響樂的話,那么總譜是鄧小平親自譜寫的,總指揮是黨中央,現在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是總指揮。大家都是演奏員。那么在各個樂章的串聯中,用詩歌來串聯的大師就是桂興華,他有能力把這個串起來,這個樂章里面他是第一小提琴手。

    1993年12月13日在楊浦大橋上,鄧小平講了喜看今日路,勝讀十年書。鄧小平女兒在旁邊說:“從來沒有見你這么高興,怎么今天作起詩來了。”喜看今日路,勝讀十年書,押韻了。這個路不是指上海修好的任何馬路,高架路,高速路不是了,什么路?中國改革開放之路。桂興華的《鄧小平之歌》里面,要點都點到了。桂興華長詩里面四首和浦東直接有關的,所以浦東人民非常感謝,而且以小見大。塘橋民間的號子,旗袍隊,開發辦一把椅子都可以寫成一首詩。所以以小見大了,他這個詩人是接天立地的,把上面的陽光雨露接下來,把根扎根在我們上海浦東,所以他源源不斷出好作品。我說桂興華是第一小提琴手,是非常好的演奏員。這首交響樂演奏過程中,只要按總譜的要求,總指揮的節拍,不出雜音和噪音,交響樂一定能震驚世界的。謝謝桂興華為中國改革開放做出的貢獻!

    吳孝明(上海市文化廣播電視局藝術總監):來參加這次座談會,也是我們一次非常好的學習機會,特別桂興華老師那么多年,堅持在搞紅色詩歌,對當下的上海文藝創作也是有引領性的,上海在十三五中間要百幅精品貢獻,詩歌也是我們這座城市主要的創作題材,但是寫紅色詩歌的人不多,寫得好的人更少。桂興華很有自己的特點,一個她姓紅,以紅色為主板,整個基調以紅為主。第二個他執著,在創作過程當中,碰到過很多困難,如果沒有他的堅持和執著,不可能走到今天。甚至很多人對桂興華的紅色詩歌,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但是他堅持走自己的路,堅持自己的創作。開頭說到今年正好70歲,幾乎和新中國同齡,在這個當下,他用自己的紅色詩歌謳歌這個社會,謳歌這座城市,謳歌這座城市的紅色文化,這種精神難能可貴。

    桂興華老師也是我心目中很仰視的一位藝術家,他不論做哪件事情都是踏踏實實,這種精神也是相當難能可貴。他不僅是一個詩人,更是紅色詩詞的推動者和實踐者,更是宣傳者。他呼喚著紅色的作品,紅色的題材。李強書記的三個文化,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我想他的作品里面,涵蓋了幾乎所有的這些文化,他都能很好的體現,而且從他的角度,剛才講了,最大的特點能接地氣。

    特別是今年出版《鄧小平之歌》,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一次很好的獻禮作品,我們要在未來的過程中間,要支持好,關心好,呵護好紅色題材的創作,也更加關心好桂興華老師的未來創作。他現在接下來要寫一部《興業路上》,和他的名字也有關系,一個興業,一個興華,興業以后才能把中華興好。所以我們期待著2020年,《興業路上》能呈現給廣大的觀眾。

    俞亮鑫(《新民晚報》文藝部首席記者):我覺得桂興華非常不容易,他父母給他起的名字興華,非常農村的家國情懷,興華振興中華,興業是興偉大事業,他的藝術從1976年開始,這是一個偉大時代的開始,所以我覺得開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座談會,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桂興華長詩座談會恰逢其時。我覺得他就是從改革開放當中涌現出來的一位紅色詩人。

    他插隊落戶離小崗村不遠的鳳陽,中國改革開放第一步就是從那個地方開始的,他就是勇敢而發,剛才聽了他的講話非常感動,他朗誦賀敬之《中國的十月》淚流滿面,然后開始寫了一連串的詩歌,剛才丁建華老師朗誦前,他說文革是無音樂的時代,1976年開始感覺到時代的舉辦,然后迸發而出,他看上去其貌不揚,甚至有些蒼老,還有一些駝背,還有一些哮喘,但是你看他的詩,感覺到他噴涌而出的火山。他雖然個子不高,寫了這么大弘大題材,從《浦東的改革開放》,從《鄧小平之歌》,包括一連串的《中國豪情》等等,10余首中國政治抒情詩。

    桂興華身上有幾點不容易的,堅持那么多年,包括有一段時期,大家都搞娛樂至上,思想大潮那時,搞紅色很少,可以說鳳毛麟角,詩歌那么不景氣,他瘦弱的身軀,有一點孤獨的背影艱難行走。有些人覺得他有一點不合時宜,當時大家講收視率票房什么的,他還搞紅色,我覺得他堅持。他不是一個意識形態比較左的人,他是深惡痛絕的,他對這個時代由衷的感到巨大變化,噴薄而出很多力作。所以我覺得他是從生命當中涌現出來一連串的詩詞佳作。你跟他在一起感覺他是非常激情洋溢的人,說話會非常激動,恨不得拍案而起,文字激情四射。

    除了詩人的長期在《上海文化報》《文學報》待過,有記者的敏感,抓了很多重點題材,現在迎接建黨100周年,他馬上寫《興業路上》,是有敏感的。還有文人的社會責任,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寫《鄧小平之歌》三版,竟然沒有拿到一分錢,他為的就是一種社會的責任感,一種難得的紅色情懷。

    上海是一座不同的城市,這座城市像桂興華這樣的有使命感的作家詩人還太少,作品也太少,在這種情況下,桂興華能夠堅持到今天,我覺得向他致敬,我覺得非常了不起,這座城市應該有更多的桂興華!

    王偉:我想背影有一些孤獨,但是其實不孤獨,今天我們開座談會,有那么多的人來到現場,來參加會議,也說明了不孤獨。

    桂興華:馬莉莉老師著名的滬劇表演藝術家,時任市政協的教科文委負責人,2008年第二次進京演出前夕,發布會的主持人就是馬莉莉。進京后李長春等中央領導接見。第一次進京是在小平去世了以后,中央要搞一臺朗誦會,選擇的一首詩就是我的《鄧小平之歌》。

    馬莉莉(滬劇表演藝術家):我跟桂興華同代人,他1948年,我是1949年,祖國的同代人。我跟桂興華認識,當時只知道是一位記者,但是慢慢看到他很多詩的發表以后,特別是后來他在塘橋有一個工作室,他經常請我去參加他們社區的活動,他有一個非常好的朗誦團,我看了真的很激動的,看來是上了一點年紀的人,他們說是給桂興華老師的詩所感動的。

    作為黨的誕生地,但是我們上海人蠻低調的,不太會使勁做。但是我覺得這次可以的,特別我看到了《興業路上》。

    桂興華不是一個有任何抬頭的詩人,而是平民,這一點對他來說比較確切。

    近幾年的上海書展,桂興華老師看得起我,我每年要跟他去,我心里面感覺非常不容易,我自己出過一本書,寫了三年非常累,我想他這么多年怎么過來的?從心里面感覺到一種敬佩。每次看到桂興華詩歌以后,我用上海話輕輕朗讀,我都覺得非常感動,因為聽上去有詩歌的美,非常踏實,不是浮夸的。桂興華老師是有執著精神的,而且無怨無悔,腳踏實地的,我非常欽佩他。

    書展上買詩歌的人非常多,我本來覺得這種書來買的人比較少吧!實際上桂興華已經有知名度了,特別在朗誦界里面,你想想幾次進京,丁建華老師等都參加過的。把上海的氣勢向我們全國乃至全世界朗誦出來。

    王偉:桂老師不光是一個詩歌的實踐者,也是詩歌朗誦活動的熱心的推廣者。他旗下有一支朗誦團。桂老師帶出來的團隊也是充滿激情的。這支團隊一直在塘橋舉行活動,我也去參加過一次!

    (春風一步過江朗誦團朗誦《興業路上》序)

    繆霞旦:(塘橋街道文化活動中心副主任)2011年7月,桂興華詩歌工作室在浦東新區宣傳部,塘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大力支持下,以紅色詩人實物展示一起落戶塘橋,多年年桂興華老師扎根塘橋,用精彩的詩歌藝術,響亮地打造出詩歌塘橋的品牌,桂興華老師每月舉辦經典詩歌賞析及朗誦系列講座,通過一次次免費培訓活動,普通居民的朗誦在上海電視臺、上海書展、迪斯尼工地都引起了轟動。寶山、長寧、嘉定、虹口等地居民聞訊趕來,國家文化部部長等領導先后來到塘橋,觀看實物展。參加了中國當代政治抒情詩高峰論壇,秦怡、丁建華、梁波羅等多位藝術家,主持人,著名作家來到塘橋社區。七年來桂興華詩歌藝術中心,成為塘橋群眾文化的金字招牌,也成為浦東新區的文化品牌,先后被評為浦東新區精神文明建設優秀項目,上海公共文化建設創新項目三連冠。在桂興華老師帶領下,塘橋社區群眾文化蓬勃發展,涌現200余支群眾文化團隊。

    曉弦(嘉興南湖區作協主席):非常高興,也非常有幸來上海參加桂興華長詩的座談會。桂興華是我從80年代初認識的詩人。他的成長過程,盡管現在已經70歲,實際上,在他身上很清晰的脈絡,我記得80年代初,當時有一首詩很有名的,《南京路在走》,把黨的命運和自己的東西融合在一起,一直堅持不懈,堅持到現在。那時因為優秀政治詩人,剛才我看了吉狄馬加對他的評價,把自己的命運跟我們新時代聯系在一起,他的思考也是非常獨特的,比如像鄧小平,把握的非常準確,不是人云亦云,而且非常有獨特的創新意義。我與興華老師接觸過程當中,我感覺到他的政治思考非常正能量,這是許多寫政治詩的詩人做不到,但是桂老師政治抒情詩非常正能量的,即便寫到文革,都是以正能量的東西激勵人家,這個非常不容易。而且他的政治思考,有時候像閃電一樣直擊人的心靈。他最大的本事,我認為就是通過日常見到的一些東西,剛才浦東的政協主席講了,一把小的椅子,可以寫出很不錯的政治詩,總能夠跟時代緊密地聯系起來。

    這里面我也非常感謝興華老師這幾年對嘉興紅色文化的影響,興華同志宣傳“一船紅中國”,正因為這一句“一船紅中國”,也讓我們在紅船上朗誦他的《相約1921》。嘹亮的紅都動起來了,也影響了周邊地區。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每一次都能寫出非常好的作品,到我們南湖音樂廳進行朗誦,也是因為桂興華同志的姻緣,紅色的基因。今天《興業路上》的朗誦也非常振奮人心,里面有很多東西,是桂興華獨特的發現。我記得我在閱讀他的作品當中,“轉移”好像就是堅守,不是撤退,他的作品里面往往有這些獨特的發現,平時的動詞里面有特殊意義,儲存的信息量非常大。

    徐芳(上海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跟桂興華認識是在80年代初,應該說到詩歌時代的背景,當時全民寫詩,詩人比樹葉還多,我也是大潮當中一員,我那個時候剛剛進入華東師大讀書。之前寫的詩很私秘,正好碰到大時代詩歌熱潮當中,發現有很多同道者。首屆詩社成立大會上,我和桂興華老師和黎煥頤老師一些顧問合影,這是非常熱烈的時代,至今還是很懷念。可能和青春期這個時期的熱愛有關,一旦沾上手放不下來了。

    桂興華老師后來創作走政治抒情詩這條道路,作為同行我們還是了解的。參加一些詩歌活動,常常有其他圈子里的、外地的一些人來問,你們上海市有一個桂興華你認識嗎?我說當然認識。桂興華不光是上海人,也走向了全國。

    《解放日報》報紙副刊發詩歌作品很不容易的。詩歌比較可憐,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年桂興華老師的詩,還是多次走上我們的版面。他的詩也具有一種新聞的敏感度,他對熱點的把握都是比較到位的。他有哮喘,我早就知道,他寫作辛苦的瓶頸,我有時候想到,不光有共鳴有同感,寫作是太折磨人了。

    詩歌對生命的消耗,是其他行業所不能比擬的。在這條路上走了幾十年,我既要祝賀桂興華老師,也要感謝桂興華老師,雖然是孤獨的,所有詩人可能都是孤獨的,但是這個孤獨的背影讓他嘹亮了。桂老師的許多句子都是花了功夫的。嘹亮的紅,是通感。但是這四個字提煉出來之后,詩就是一個提煉的藝術,錘煉的藝術,要花多少詞語在這熔爐里面錘煉,煅燒,然后煉字,非常感謝!

    傅亮(詩人,復旦詩社社長):我簡單說一點,《平民詩人的桂興華,紅色上海的底氣》。這是我在給他評論的一個標題。桂興華是一個在商品經濟社會當中,依然堅持以詩歌作為有效話語的勇敢者和成功者,他為紅色上海增添了詩意的底氣,為豐富上海紅色文化做出了深刻的貢獻。為此我建議:

    上海在創建自己的紅色編年史的時候,是不是應該考慮,把詩人桂興華的詩歌作品,政治抒情詩歌作品,作為一部分的獨特的抒情格調,用來個性化陳述上海的滄桑巨變核心的歷程,桂興華其實應該以詩人的身份,成為上海檔案館當中紅色歷史編寫者的一員。桂興華的政治抒情詩應該要釋放出更大的能量,如果能夠立體化,多層次的讓人辨識,更符合上海精神。光有一個桂興華為之添彩還遠遠不夠,其實上海還有很多優秀的詩人,如果能形成一個有效的機制聚合他們,發揮他們,上海未來的紅色歷史會顯得更加新意疊出。

    孫琴安(上海社科院研究員、詩歌評論家):有兩個概念出現,我這里想理清一下,一個政治抒情詩、一個紅詩,作為桂興華來說兩者都可以。但是政治抒情詩跟紅詩是有區別的。政治抒情詩可以把屈原《離騷》,把杜甫這些詩都可以稱為政治抒情詩,紅詩基本上是馬列主義在中國傳播以后才產生的一種詩歌。嚴格地說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出現的這種文化現象和詩歌現象,政治抒情詩可以包括紅詩,但是紅詩不等于政治抒情詩。

    中國政治抒情詩有近百年的歷史。郭沫若《女神》序詩就是有紅的色彩。民國年間還有《太陽社》的蔣光慈,殷夫有代表性的。1949年以后,我認為可以分兩個階段,一個共和國的初期,就是改革開放之前的30年。到了改革開放以后又發生了變化。桂興華我認為可以作為我們改革開放以后紅色詩歌的代表,而且是在全國很有影響的上海詩人?!多囆∑街琛肺艺J為是他的代表作,還有一部《城市的心跳》也具有代表性,因為他把城市的變化,特別改革開放以后的劇變描寫了出來。

    第二點,他寫改革開放以后的紅詩,跟賀敬之、郭小川不一樣,語言方面也已經發生了變化,桂興華不再采用郭小川《向困難進軍》、賀敬之《十年放歌》這種形式,他的語言能夠與時俱進,否則我們會感到太陳舊了。

    所以說,這一個語言方面值得我們肯定,還有一個特點,把正面打進和細節描寫,層面描寫相結合,有些地方正面打進,有些地方是從細節側面進入的。

    何成鋼(學者,中國金融作協會員):我談一下桂興華現象。他不是普通的詩人、作家,更不是一個淺唱低吟的詩人。他當然是一個是著名的政治抒情詩人,但是他更是一個成功的媒體策劃人策劃能力的確很強。我們看到這么多大型活動,他都是總策劃,這對一般的文人來說很難的。

    他的新作起什么名字?他想出“興業路上”,我覺得太好了,“路”可以從虛實兩方面來看,中國傳統文化的“道”,這個道是形上之道,《興業路上》也可以是行上之道,各種各樣道路的統合。這個名字起得非常好。我從這個地方看出,桂老師是一個策劃能力非常強的人。

    桂興華現象,是上海文化的一道風景線,他的長詩,他扎根在塘橋的詩歌藝術中心,非常接地氣,從他的詩風來說非常接地氣,桂興華老師貼近群眾。

    為什么桂老師的政治抒情詩受到這樣的歡迎,大家知道詩歌現在非常慘,桂老師的詩,基本上經常有人請他來寫,他的需求非常大。我數了一下,上海重要的演出場所他幾乎都演出過了,文化廣場、大劇院、音樂廳、東方藝術中心等等,非常不容易的,而且是他一個人的作品,一臺戲。我做了五個方面的思考。

    他符合詩歌的本質。既然邪惡可以鞭打,那么真善美為什么不能贊美呢?

    為詩歌尋找表達方式,我寫過一篇文章“站起來的長詩”,桂老師的詩能站起來的,能朗誦的,這種朗誦特別適合在這種組織文化傳播時候使用,交通銀行請桂老師寫過一首詩,“交行與上海對話”。大型盛典儀式上,這種朗誦特別適合。

    走向一種聽覺文化。朱熹老先生曾經講過,凡是讀書需要句句讀得響亮,那講的是學習方法。除了這個以外,實際上朗誦是高質量的學習方法,是傳播思想,傳遞感情,傳遞精神一種非常重要的東西,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我們講要呼喚一種聽覺精神,你要聽人家講話,你要靜聽,你要靜下來,要在乎人家,要尊重人家。我們說朗誦詩,恰恰是符合了我們現在提升文化品味的一種要求。

    市場化生存的探索,桂老師扎根塘橋,他的創作實踐跟好多社區、學校、政府、企業廣泛的合作優勢互補,這樣組織有傳統組織文化的需求,朗誦詩有獨特的確定性,像音樂、舞蹈不一樣的傳播主題的特點和優勢,所以我覺得由于這樣的特點,尋找了市場化條件下的生存之道。

    社區是文化生長的沃土,桂興華工作室早早就沉下去,符合社會發展的方向。

    劉慧娟(詩人,中國作協會員):桂老師是上海散文詩分會的顧問。桂老師的創作熱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增無減,他就像一團明火永遠激情四射,給我感覺非常有擔當,作品充滿正義、正氣和豪氣??偸巧l著正能量,他身上每一個細胞都閃爍著藝術氣質。我讀桂興華老師的作品好多年了,我感覺他的性格有棱有角,坦誠率真,直言不諱,作品有很強的感染力。他總是保持昂揚的精神風貌和對歲月不服氣的倔強。他的詩歌成就很高,他的散文詩也成就很高。有大愛情懷,題材面大量廣,而且挖掘深入,總是不斷突破,寫出了大量立意高遠的優秀詩作,像《相約1921》《絞不死的宣言》《叛逆者》等總是以小見大,充滿青春魅力。青春不能和時間抗衡,而桂興華老師則是紅色生命的永恒之音,他的詩句以清風出鞘的犀利,揭露或者批判,仿佛是檢閱千軍萬馬的將軍,他心中藏有一股浩氣。人如其人,文品即人品。桂老師的詩歌充滿張力,這種詩歌在當下社會是難能可貴。他善于對比。桂興華老師的散文詩不但歌頌也有驚嘆,都是為尋找真理服務的。詩人幾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精神風貌感染人,桂老師可算是勇敢者和成功者,為后來者了解歷史,提供了一面鏡子。

    楊繡麗(上海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桂老師是我敬仰的詩人。我覺得他非常特別、獨行,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覺得作為詩人來說,非常需要的一個特質。

    還有他非常真實,這一點我覺得是我們有些人可能做不到,他非常真實,他想說什么就說什么,這一點我很佩服他的,而且他把自己的生命融化在創作當中。我前些年也寫過所謂的政治詩,新疆喀什的,曾經有一個老師對我說,他說你知道嗎你現在被稱為女桂興華,這句話沒有跟桂興華老師說過,這位老師傳遞給我的時候,他語調不是很褒獎的感覺。說實話桂老師,我說你很真實,有些詩人可能會,在所謂我們的圈子當中,可能有一些詩人會覺得,對桂老師的詩歌離政治太近了,對他不一定很了解。我最近幾年寫了報告文學,覺得政治是和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所以我覺得我要向桂興華老師學習,做一個女桂興華。

    桂興華:超過我,超過我。

    楊展業(《新民晚報》記者,原文藝部主任、上海市政協常委):80年代中期,我和桂興華是同事,《上海文化藝術報》,他管特稿版,我管新聞版。對于桂興華我一直在長時間的觀察。我覺得他身上有兩種特點,一個非常敏銳,這個敏銳是對國家命運的敏銳的感覺,這種感覺完全正確的,第二個堅韌,這么多年堅持寫政治抒情詩,一直堅持下來很不容易,40年歷史沉淀,現在可以證明桂興華所寫的這些政治抒情詩,他是很正確的。因為歌頌的是一條中國所走的路,直到這一次《興業路上》,其實是寫中國選擇的富強之路。在那個時候,80年代、90年代的時候是很不容易的,我有一句話,我說他孤軍作戰,確實如此,上海能夠找得出第二個像他這樣的人嗎?當時有許多懷疑,當時整個社會信仰產生一些動搖,包括文學界,包括讀者群,都對信仰有一定的疑問,走各種路的人都有。詩人不一定都寫政治抒情詩,桂興華的感覺是對的,他在什么樣政治的動蕩下面他都不動搖。我們國家今天走的路,事實已經證明是正確的,歷史證明正確的,他就是歌頌了這么一條道路,歌頌了這么一個政黨,我覺得這種歌頌是作品最大的價值所在,而且這個價值經過歷史沉淀,證明很正確的。

    我覺得他在上海很不容易,是很了不起的詩人!

    王偉:不知不覺會議已經進行了兩個多小時,大家從各個方面評價了桂興華老師的政治抒情詩創作。我感受最深的有三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激情,創作政治抒情詩尤其需要激情,這個激情不光藝術的激情,同時需要政治的激情,如果沒有政治的激情,是寫不好的,可能就是羅列了一堆口號。要寫好政治抒情詩,或者寫好紅色詩,需要把藝術激情和政治激情,非常好的融合在一起。

    第二個關鍵詞是色彩,桂老師的創作底色是紅色。我看了出版社的書,封面主色調都是紅色。我們上海的詩需要淺吟低唱,也需要黃鐘大呂,需要各種色彩,其中也包括紅色的色彩。上海詩歌紅色的影子還比較孤單,我們現在在努力改變,也在進行一些重大的主題創作,我覺得紅色題材的詩也好,政治題材的詩也好,也是上海需要的一種顏色。

    第三個就是責任,最能夠表現政治題材、紅色題材的,最能夠直指人心的,應該說是詩歌,詩歌是所有文學藝術樣式當中最適宜直接作用于人心的。所以我們上海市也有責任,去寫好政治題材,紅色題材。既然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作為上海文化當中三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我們就有責任,花大力氣,去做好紅色題材。在這方面,我覺得桂興華老師已經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我想今后從作協的工作角度來講也會豐富各種題材的創作,作為一項我們非常重要的任務。實際上我們也有所考慮。上海很多題材,還沒有用詩歌很好的反應,或者說還有一些空白點,上海的詩歌創作在全國來說應該說是有很強的力量,但是如何用好這支力量,除了各種題材的創作之外,我們還更多的去為弘揚主流價值觀,為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紅色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個方面也可以貢獻力量。我想今天的座談會不光對桂老師的一種分析評價,也是給我們今后做好上海的詩歌創作,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啟發。

    最后,祝愿桂興華老師正在寫作的《興業路上》,能夠順利、圓滿、高質量完成。

    (整理:陳珠靜、麗雅)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