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g4444"><delect id="g4444"></delect></rt>
    <dl id="g4444"><acronym id="g4444"></acronym></dl>
    <li id="g4444"><dl id="g4444"></dl></li>
    <abbr id="g4444"></abbr>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專題 > 2017上海國際文學周

    文學對談:回溯中國精神之上游

    2017年08月17日21:24 來源:上海國際文學周 作者:文字 / 江雪琪 攝影 點擊:

    8月16日晚上七點,著名作家李敬澤與馮唐、黃德海、黃昱寧做客思南,圍繞“回溯中國精神之上游”展開了一場精彩的對談。

    (從左到右依次為:黃昱寧、李敬澤、馮唐 、黃德海)

    馮唐認為,李敬澤在態度方面給了自己很多力量。“能幾十年如一日,不思改變地做一件并不全是開心的事,并且始終堅守陣地。”馮唐說道,“同時還有那么多年一直在扶持新人,卻仍舊有時間寫作,并且寫得好,這也鼓舞了我。”

    提及李敬澤新書《詠而歸》的內容時,馮唐表示,這是自己一直期望看到的內容,是對中國古代文化非常明確的解讀,而這在現今非常之少。“中國三千年的文字歷史中有特別優秀的東西,但同時也留下了大量的糟粕。如何把這些東西過濾出來,解讀出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馮唐認為,這體現了作者豐富的文化底蘊與對社會的深切思考。

    李敬澤圍繞新書《詠而歸》,表示讀書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學問,而是為了得到生命中的春風,以此回到自身。于他而言,寫這本書,就是屬于自己的詠而歸。“在這個意義上說,就這本書來講,也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讀書人,心中有所得,同時心中歡喜,忍不住地要說,邊念叨著就邊回家了,如此而已。”李敬澤笑道,“我自己就是那個普通人。”

    黃德海則對馮唐特別樸素的寫作姿態給予了高度贊賞。他認為,寫作需回到城市的街巷里去,體貼便是這本書很重要的一點。他以一則畫眉趣事為例,表示現在很多人在理解古人時,總是認為他們應該是怎樣的,實際上便是怎么樣的。但這本書真正告訴了我們古人的樣子,更添生動。同時黃昱寧也表示,只要寫作的視線和距離是正好的,這樣寫出來的文章筆觸就會更加自由。

    李敬澤認為,無論從文章的角度還是思想的角度,現在人們的經驗與古人經驗的碰撞混雜、矛盾沖突才是最有意思的。《詠而歸》并非是一本解說經典的書。他以夜航船為例,“不能僅僅是尊敬,這樣就顯得遠了,還要拿起一本書相當于與故人于夜航船之中。”

    李敬澤表示,讀書,特別是讀古書,首先是語言的障礙,闖過語言的障礙后,最后要如同與故人在平地上相遇,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相互理解,相互感知,這樣才是讀經典真正應該達到的境界,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古人的智慧之處,甚至是他們的難處。“當我們和對方有著人對人的把握時, 才能夠更好地理解,而不再是單純地當做經典,就如同翻過這座山,就有樂趣。”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