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g4444"><delect id="g4444"></delect></rt>
    <dl id="g4444"><acronym id="g4444"></acronym></dl>
    <li id="g4444"><dl id="g4444"></dl></li>
    <abbr id="g4444"></abbr>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翻譯并闡釋,讓中國文學嵌入世界文學圖景

    2016年12月09日13:34 來源:文匯報 作者:邵嶺 點擊:

    ■有專家提出,一部好的文學作品走向世界,如果僅有翻譯,沒有闡釋,沒有解讀,作品就沒有生命力,不能更好地被理解。許多外國名著之所以在中國被讀者廣泛接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大量從事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者,不僅翻譯了這些作品,而且多角度闡釋了這些作品

    ■本報特派記者 邵嶺

    當下,一方面,是中國作家莫言、劉慈欣、曹文軒等的文學作品先后獲得國際大獎,激發(fā)了外國讀者對于中國文學的興趣;另一方面,文學作品在“走出去”和“引進來”之間,卻仍然有著不可忽視的差距———盡管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文學作品通過翻譯走出了國門,但其在譯出地的傳播率和接受度并不高。在本次文代會和作代會上,這一現(xiàn)象也引起了與會代表的高度關注。

    有評論家指出,以前我們往往認為,中國文學要“走出去”,靠的是翻譯,現(xiàn)在看來,翻譯只是第一步。因為對于文學作品的接受不僅關乎閱讀,也關乎闡釋。中國文學要成為世界文學圖景中的一塊,需要學界更多參與到世界文學理論的建構當中去。

    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院長袁筱一教授以歌德為例談到:歌德當時之所以提出“世界文學”這個概念,并且極力主張文學之間是平等的,應該尊重差異,就是因為他深切感受到,當時德國文學在法國文學面前的弱勢地位。他認為,只有在建構世界文學的理想狀態(tài)下,才可能有德國文學的興盛。理論建構對于文學推廣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但遺憾的是,我國學界近幾十年來在這方面做得相對欠缺。因此,盡管在共和國成立初期即創(chuàng)刊了英、法文版的 《中國文學》 期刊,又在上世紀80年代推出了“熊貓叢書”,但絕大多數(shù)并未取得預期的成功。

    “為什么我們的文學作品翻譯過去之后讀者仍然很少? 我們當然要有耐心,要等待;但同時,作品翻譯過去之后并不意味著結束,只是開始。但我們過去只注意到作品的外譯,而沒有在呈現(xiàn)時做相應的闡釋,而闡釋是文學評論非常重要的功能。”袁筱一這樣表示。

    闡釋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解讀,包括解讀為什么今天的中國會有這樣的作品,它的來源是什么,它作為世界文學的一部分價值在哪里……沒有闡釋,沒有解讀,作品就沒有生命力,不能夠更好地被大家所理解。      

    《上海文化》 副主編張定浩認為,文學評論不是簡單地當裁判,也不僅僅是批評或表揚,而是要找到我們所關心的作品的譜系,順藤摸瓜、追源溯流,在文學史的研究之外,先對它們各自作譜系學的研究。實際上,許多外國文學之所以在中國被讀者廣泛接受,甚至已經(jīng)成為中國文學中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大量從事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者,不僅翻譯了這些作品,而且闡釋了這些作品。同樣的,作家畢飛宇近年來逐漸成為法國讀者熟悉和喜歡的中國作家,也是因為在國內學者的牽線之下,法國作家為他撰寫了一些評論。但這樣的做法,目前還不夠普遍。

    中國文學為什么要“走出去”? 在袁筱一等專家學者看來,除了抵達世界上更多的讀者之外,更重要的是參與世界文學的建構,成為世界文學圖景中的一部分。因為世界文學不是靜止的,其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生成的過程。作為法語文學研究者,袁筱一最近幾年經(jīng)常收到來自法國的邀請,參與對方的比較文學課題研討。在她看來,法國文學界就是在以這樣的方式,將法國文學嵌入到世界文學圖景中。這種做法值得國內學界借鑒,但這需要我們盡快建立起自己的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從而更好地與西方開展對話。

    上海作家協(xié)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lián)系電話:086-021-54039771
    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