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g4444"><delect id="g4444"></delect></rt>
    <dl id="g4444"><acronym id="g4444"></acronym></dl>
    <li id="g4444"><dl id="g4444"></dl></li>
    <abbr id="g4444"></abbr>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陳思】從敬仰到信仰

    2016年07月08日16:06 來源:上海作家網(wǎng) 作者:陳思 點擊:

    長征路之前,我很少談論“信仰”。5月25日至6月3日,經(jīng)過福建、江西、湖南三省,重走長征路。這一路,“一群人”改變了我對“信仰”的看法。

    愿所有英魂找到安息之地

    在茨坪的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紀念堂的右側(cè)大廳內(nèi)有54位死難烈士。他們是井岡山上的老紅軍,革命在這里,犧牲在這里。所有的照片里幾乎沒有笑容,據(jù)介紹,部分照片是留下來的,部分是根據(jù)親友回憶摹畫的,還有部分收集不到照片,他們只留下了一個名字,一幅黨旗和青松代替一切。卒年減去生年,所有人都清一色的年輕,二十來歲或者三十來歲。年紀輕輕就沒了,很慘。除去他們,長征路上的雪山、草地埋葬了二十余萬這樣的戰(zhàn)士。一群人一路前進、一路死去,生者又繼續(xù)前進。我與他們,相隔八十年,在一個紀念堂相遇。他們掛在墻上,三面墻,雪白雪白,肅穆莊嚴。因為信仰共產(chǎn)主義,所以不怕艱苦,不怕絕望,不怕死亡。這群人用他們的生命證明了信仰的強大,共產(chǎn)主義的光芒。長征路上死去的英雄,有名的或者無名的,這一路,希望你們能重新找到黨的旗幟,再次聚在一起,安息。

    黃洋界上炮聲隆

    井岡山上的雨,很大、很急。以“黃洋界”為中心,旅游巴士在山上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看到的是綿延的山脈,頭頂?shù)氖瞧皾姷拇笥辍|S洋界曾經(jīng)發(fā)生過著名的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西江月.井岡山》中“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記錄的就是這場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站在黃洋界的山上,山雨飄搖,山路泥濘,但是,迫擊炮對準山下,似乎就是對準了勝利。“旌旗在望,鼓角相聞”戰(zhàn)士們堅守陣地,英勇斗爭,從容不迫,最終贏得了保衛(wèi)戰(zhàn)。很多年過去了,在這里似乎依然能感受到戰(zhàn)役勝利的喜悅氛圍。面對著數(shù)倍于我軍的敵人,紅軍沒有表現(xiàn)出害怕與不安,“圍困三千重”卻“巋然不動”,他們給黃洋界留下一首贊歌。黃洋界的山上,來來去去很多行人,穿著紅軍服,重走長征路。恍惚間,似乎回到了那場箭在弦上的戰(zhàn)役現(xiàn)場。在這里,紅軍戰(zhàn)士的英勇與淡定展露無遺。

    不愛紅妝愛武裝

    重走長征路上,兩位女紅軍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賀子珍與伍若蘭,兩位戰(zhàn)士在井岡山的碑林中相鄰而立。賀子珍是毛主席的妻子,在長征中重傷,三級甲等殘廢;伍若蘭是朱德的妻子,在反圍剿中被敵人殘忍殺害,她的頭顱示眾于長沙城內(nèi)。清麗脫俗的照片記錄了年輕貌美的年華,但是在最好的歲月里她們卻進行著這輩子也是歷史上最艱苦、最困難的事情。長征中摸爬滾打、風餐露宿,兩人有男兒一樣鋼鐵般的意志,也有共產(chǎn)黨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面對敵人逼迫,伍若蘭誓死不從,“我不會說,除非日從西方出,贛江水倒流”。這群人的英氣與硬氣,做不到,甚至想象不出。在這群“不愛紅妝愛女裝”的戰(zhàn)士身上,我看到了堅定的革命信念。

    小時候?qū)W過很多長征故事,一袋干糧、紅軍草鞋、草地夜行等等,但是故事僅僅停留在文字。當身臨其境,才能真正體會到這群戰(zhàn)士的偉大。長征是一群人靠著信仰,用生命搭建的奇跡。我敬仰他們,愿意去學會信仰。

    上海作家協(xié)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lián)系電話:086-021-54039771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