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g4444"><delect id="g4444"></delect></rt>
    <dl id="g4444"><acronym id="g4444"></acronym></dl>
    <li id="g4444"><dl id="g4444"></dl></li>
    <abbr id="g4444"></abbr>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夏烈:從中國故事到中國IP

    2015年09月25日23:43 來源:上海作家網 作者:夏烈 點擊:

    (浙江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評論家)夏烈

    從中國故事到中國IP——華語網絡文學的新視界和新使命

    重新認識故事

    在文學藝術歷經20世紀的各種形式創新和探索之后,人們多多少少疲倦于繁復的花樣,對所謂的形式創新和探索表現出懷疑。反之,“故事”回到了中心。

    故事,是古老的也是恒常的,它是人類的基本言說方式,是人類存放情感與思想意志的神圣容器。換言之,不是哲學也不是科學——這些引領精英、刷新認知、改造世界;但故事,是屬于所有人的,天下流傳、童叟平權。

    也許正因為此,莫言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的金色殿堂是用《講故事的人》(storyteller)為主題來介紹自己的:“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因為講故事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在演講中回憶了母親、家鄉的說書藝人和寫出了《聊齋志異》的蒲松齡,說自己的小說除了寫自己的故事,剩下的就是“親人們的故事”、“村人們的故事”、“從老人口中聽到過的祖先們的故事”。強烈的土地的根性力和地域文脈在莫言的敘述中纏繞融合,涵化為一枝屬于中國故事家莫言的豐茂滋長的大樹,立在了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精神原野上。故事,在這里并非一個于“小說”或“文學”而言低一等級、自慚形穢的概念和詞,當作家坦率地、樸素地、自信地說出介入到世界一流文學之列的中國敘事與“故事”具有密切關系時,其實也在激活該詞匯的神秘背景和力量,刺激我們思考進入21世紀的中國言說的方式、角度、傳統及其可能性。

    在論及網絡文學之前,我還想就“故事”這個話題講一講本雅明的一篇重要的文論《講故事的人》,其副標題是:論尼古拉·列斯科夫。這是一位19世紀的俄羅斯作家,熟悉人民生活、精通民間語言,除了本雅明將他作為“講故事的人”展開了一次精彩的關于現代文明變遷、聆聽與閱讀轉型,關鍵的是故事傳統和小說傳統的分界與區別的辨析外,陀思妥耶夫斯基、高爾基、契訶夫等都曾高度評價過這個講故事的人的價值即其重要性。高爾基就曾說過,我和契訶夫都從列斯托夫的作品中獲益良多。

    回頭說本雅明的這篇文章,有論者這樣概括:本雅明認為,“故事不同于小說,故事沒落小說興起,聽故事和讀小說的心境很不一樣”,“故事,給我們生活里沒有、不會有的傳奇,故事里的主角跟我們如此不同,所以我們不能用自己有限的經驗去設想他們,所以聽故事的人用驚訝、佩服、崇拜的心情看待故事的奇特人物與奇特遭遇。”“故事在什么地方結束,標準很清楚——不再傳奇了,就沒有故事了。換句話說,故事結束就沒有‘然后’了。‘然后’?然后就回歸日常平常,就沒有故事,就不屬于故事的范圍了。小說沒有真正的結尾,故事有。故事結束后,其他日常平常的,就歸小說去講了。”(楊照《故事效應》)這些特征,給今天的網絡文學最合適不過。

    此外,本雅明原文中的這段話也很重要:“一個故事或明或暗地蘊含某些實用的東西。這實用有時可以是一個道德教訓,另一情形則是實用性咨詢,再一種則以諺語或格言呈現。無論哪種情形,講故事者是一個對讀者有所指教(另一譯“有所忠告”)的人。如果‘有所指教’今天聽起來顯得陳腐背時,那是因為經驗的可交流性每況愈下,結果是我們對己對人都無可奉告。說到底,指教與其說是對一個問題的回答,不如說是對一個剛剛鋪展的故事如何繼續演繹的建議。要尋求指教得先會講故事……編織進實際生活的教誨就是智慧。”——我想,這個意思是說,口口相傳、繪聲繪色的故事編織著民間的生活哲理和改變現實殘酷邏輯的奇妙出口,擅于講故事的人繼承了代代相傳的人生經驗,會很自然地在故事中呈現這些對于“實際生活的教誨”,讓我們“智慧”而快樂地活下去;某些故事甚至直接作為“有所指教”的引子來出現,比如被宗教所用,佛教的“說講”、基督教的“圣經故事”都是這個情況。

    (浙江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評論家)夏烈

    社會民主進步與文化權利的再平衡

    網絡文學的發展首先讓我們領略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傳統”的復活。

    如果說“小說家則閉門獨處,小說誕生于離群索居的個人。此人已不能通過列舉自身最深切的關懷來表達自己,他缺乏指教,對人亦無以教誨。寫小說意味著在人生的呈現中把不可言詮和交流之事推向極致。囿于生活之繁復豐盈而又要呈現這豐盈,小說顯示了生命深刻的困惑。”(本雅明《講故事的人》)那么,“講故事的人”則處于一個開放結構當中,過去是口口相傳和文人演繹相結合,那么現在則是互聯網中的創作者和粉絲的實時互動,經年累月共同完成一個長篇故事。還有,故事常常是“世代累積”的,其想像體系、故事模式、道德依據都有一個大家說、大家傳、大家寫的累積過程,而現在網絡類型小說的互相借鑒(模仿甚至粉絲紛爭中的各種抄襲事件)、讀者即作者、集大成等特征同樣可以看作一個互聯網社會的大家說、大家傳、大家寫的過程。

    我因此認為,當下的互聯網生存方式,實際上是在虛擬空間(我在別的文章中稱之為“第三自然”)中發展出了“故事”復興的條件。它讓盡可能多的普通大眾繞開被傳統社會精英(權力者和中產階級)統治的“小說”審美(審查)裁判,再次回到由民間大眾的“故事化”閱讀、創作、傳播、評價為主導的精神旨趣中去。這從整體上可以看作互聯網(科技)的惠民、商業市場的贏利模式以及后現代文化的包容性的結果;簡化來說,也就是社會民主進步之后文化權利的一次再分配和再思考。

    既然是再分配和再思考,第一是意味著各種民間大眾的情感訴求和思想意識都會通過網絡文學這樣的載體集中浮現上來,并且會非常充分和駁雜。事實上,網絡文學17年來的作家作品有幾次比較大的更迭,上世紀末走紅的網絡作家和當下熱鬧的“網絡作家富豪排行榜”上的人物,在年齡、想法、知識結構、價值觀上都有所不同了,這一點從具體文本的閱讀中可以一目了然。此外,男頻女頻的基本分野、各種類型所形成的分眾化讀者、不同閱讀人群的知識和興趣的“部落化”社交特點,都在告訴我們統稱為“網絡文學”的內部還有不小的區分和差異。這些都是我說的“充分和駁雜”的一部分。

    具體舉個例子來講,比如發端于中國民間想像和傳統文化的武俠、仙俠,以及在今天的網絡文學中進一步被演變的玄幻、修真,大的來看有很多相近的文化資源和審美特點,都是一種中國風格的“中國故事”。但前者更多依憑的是神話、志怪、傳奇、江湖綠林和儒釋道的“教誨”,經過近代民國直至現當代的“港臺新武俠”和“大陸新武俠”形成了完整成熟的想像系統、故事模式和道德依據;后者,附麗了一點前者的氣息、材料,但更多的是融合了國際性的ACG(動漫游)文化所帶來的想像系統、故事模式和精神因子,其“情感的羈絆”和年青一代作者面對世界的自我認知和價值定位,可能迥異于前者——俠義讓位于力量,現實江湖門派讓位于架空歷史和異世大陸,無差別的家國之情讓位于有限制的親情和團隊之情這一底線倫理——深刻反映了貌似玄奇不經的故事背后有著務實的歷史經驗和時代心理,換言之,是現實的嬗變教誨了網絡小說的嬗變,網絡小說的作者是最基層甚至最底層的民眾,往往反映大多數人的當下的群體心理特征,因此,網絡小說就是時代最敏感的神經。

    再分配和再思考,其次意味著交流、商量、妥協與新的合作可能。正如我們過去談“網絡民主”,最后由高層發聲認為“網絡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民主方式的一種良性補充,然后輔之以必要的打擊網絡謠言和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厘清,健康的網絡民主依然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同樣的,網絡文學因其茁壯的生命力走上了歷史舞臺,如今進入到一個必要的綜合治理時期,但歸根結底還是要發展它作為“中國故事”“中國想像”和我接著要述及的“中國IP”的砥柱中流作用,讓民間大眾的故事及其想像、希望、智慧與整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精神觸及、依存互信。

    就在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其中指出“要把創新精神貫穿創作生產全過程,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理論和評論工作,大力發展網絡文藝,加強文藝陣地建設,推動優秀文藝作品走出去。”這是第一次把包括網絡文學在內的“網絡文藝”作為一個概念,在中共中央的文件決議中正面提及。《意見》徹底呼喚著由草根萌芽、反映民間大眾心理、有廣泛社會影響力和多元可塑性的網絡作家、作品共同參與到“把創新精神貫穿創作生產全過程”“加強文藝陣地建設”和“推動優秀文藝作品走出去”的目標與“統一戰線”上來。這是對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重點提出“網絡陣地”建設以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水到渠成的發展。

    中國故事與中國IP

    文學上、政治上的訴求,對于網絡文學而言必須要通過一個產業和資本運營的過程才能發揮效應,達致其時代使命。這就要求我們在講“中國故事”的同時要完成對“中國IP”的建設,學習學會對一個領域問題在整體中的認識水平及其實施上的手段本領,從而制訂出富有整合意義的、系統性的、發展視界的文化戰略。

    從當前的網絡文學產業鏈來觀察,從上游的內容(故事)向下游的影視、動漫、游戲等衍生是一條最常態也最有實際操作經驗的路徑,其核心就是“IP”。國際通行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概念要更大,不僅僅指從文字故事(小IP)向下游開發的過程,而是任意一環產業鏈中的文創產品都可以因為粉絲效應引領其他環節的跟進,因此是個“大IP”;甚至于“新華字典”或者“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樣有歷史記憶和大量認知與使用人群的品牌、口號都可能成為被故事充實、完成二度開發的IP,這則是“泛IP”。2013年開始,由于中國文化產業的剛需和資本的炒作,華語網絡文學的IP價值被高度認可乃至泡沫化溢價,至今仍然是市場上方興未艾的熱點。

    泡沫終將擠出,但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的客觀規律指示著我們理性看待網絡文學IP運營和開發的價值、意義,并及時介入其健康發展的規則制定之中。在《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中提出的“網絡文藝”,我認為正是看到了網絡文學IP運營和開發的現狀以及未來。官方的解讀表明,提網絡文藝,即“網絡文學、網絡動漫、微電影、網劇、脫口秀、段子等應該都在其列。”這個提法考慮到了當前網絡文學(小IP)大量的影視、動漫、游戲改編的影響力,也考慮到了“大IP”和“泛IP”的轉眼即至。換言之,IP中心時代已然到來,IP概念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產品及其產業市場的核心理念。IP,調整和重塑著寫作者、接受者、產業和資本等各方面的思維與倫理。

    從中國故事到中國IP,就是一個將具體的文藝作品(故事)放到其傳播和市場環境中去考察的必然延伸、必然結果,是把故事置諸社會學、經濟學、傳播學的系統性的“視界”,是科學發展觀的一種基本運用。也因此,我們不但要向網絡作家溝通和強調“理想”,也要向產業和資本溝通、強調“理想”。理想資本——注重文化產業和社會文化生態性、正能量的資本——才是中國故事最終變為“良心劇”,實現既叫好又叫座、傳之世界的給力依靠。

    新視界下理論評論的新使命

    華語網絡文學的發展當前處在一種有趣的張力效果之中。一方面,市場化大力推動了網絡文學的贏利模式、產業驅動力和以IP為核心的網絡文藝之路,但商業資本的負面效應也在催生大量的垃圾作品、拜金心態和“毀IP”的污染化開發;另一方面,在互聯網上講好的故事、不同的故事,甚至跟為生活物質資料而寫作的網絡作家區分開來的作者、作品,暗暗地滋長,一批并非寫作金字塔底層起家的作者開始運用網站、微博、微信發表和傳播他們的小說,成為“網絡文學”傳統概念(以大眾類型小說為主流)的變量。曾經在“弄堂網”寫出了《繁花》的資深文學編輯、純文學作家金宇澄中年觸網,在網絡互動性寫作中體驗到了新的可能性,精心構造,獲得了茅盾文學獎。更多的在“豆瓣”里寫作然后出版圖書的作者,根本就是標標準準的青年文學精英,可以預見,這些寫作問鼎傳統主流的文學獎項不需要太多等待。

    作為文學理論評論家的機會和任務脫穎而出。這個時機在上述兩條路線上“蹲點”,探討思索,毫無疑問是一件前沿性、建構性的工作。需要理論評論家花費寶貴的時間守候在如此一線的寫作路徑中,一個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為華語網絡文學各個維度的創獲及時評價評論、創立坐標系、選擇最值得稱道和最富獨特價值的網絡經典。而在此過程中,也是一個理論評論家重新觀察文學與世界關系的契機,我們可以由此破除一些因為保守的觀念和習氣造就的傲慢與偏見。其情形仿佛踏遍大地守候過日月星辰嬗變的人,比那些毫無經驗依賴一點固定知識理解天體的決計要透徹得多。

    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浙江省作家協會、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發起了首屆“華語網絡文學雙年獎”,承繼著過往操辦過“西湖·類型文學雙年獎”的經驗,再次邀請行家里手展開了在“中國故事”和“中國IP”背景上的作品甄別工作。就像當年的類型文學雙年獎把金獎給了劉慈欣,銀獎、銅獎則是流瀲紫、貓膩等14人,他們如今都已名滿天下,并多半成功地實現了故事的IP改編,擁有影響力很大的影視等衍生產品——我們同樣期待這屆華語網絡文學雙年獎的判斷是精準的、專業的,富有預見即未來性,扛得起整個華語網絡文學打開的新視界和新使命。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