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g4444"><delect id="g4444"></delect></rt>
    <dl id="g4444"><acronym id="g4444"></acronym></dl>
    <li id="g4444"><dl id="g4444"></dl></li>
    <abbr id="g4444"></abbr>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文學信息

    《文匯報》:詩人若與生活膈膜,就只存偽飾

    2015年06月16日10:28 來源:《文匯報》 作者:許旸 點擊:

    “詩人應當警惕與生活百態產生膈膜,一旦創作主動或被動遮蔽時代的多樣性,詩句便僅存一層層偽飾或炒作。”昨天,在上海青年創作研討會上,有評論家直言,當下的“詩歌熱”與詩歌的文本美學價值并不同步,一些詩歌的文字看似平滑卻十分雷同,情感上看似澎湃卻只是偽抒情。究其原因正是創作者習慣躲在一小塊空間里自我陶醉,而忽視現實生活的多樣豐富,“寫詩,想要有情懷,先得有視野”。

    自我復制只會走進死胡同

    “羊羔體”“垃圾體”“廢話體”“食物體”等口水詩曾一度走紅,但旋即又被下一個熱點覆蓋,一擁而上的風格復制的背后,詩歌創作往往囿于一種小圈子里的自娛自樂,被人詬病缺乏與真實生活的短兵相接。評論家指出,詩歌創作容易流于兩種極端,要么往上抒抒情、不接地氣;要么朝下一味媚俗、口水化。這兩類極端顯然都只能令詩歌的生命力黯淡萎縮。

    生活中的多樣和復雜,詩人應該如何表現?詩人漫塵認為,不少詩人對城市或鄉村生活都十分游離,卻字字句句寫著“無奈的守望”,這些情緒難免流于想象。一些年輕人以為互聯網提供的“二手資料”就是生活的全部,以此作為素材創作,其中的故事和觀點有意無意間總有別人的影子。上海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詩人張燁認為視野十分重要,“眼光拘泥于一小塊被切割過的天地,對生活的敏感自然就漸漸遲鈍了”。

    與行進中的時代疏離,必然會導致詩人陷入自我復制與模仿的焦慮中。青年詩人徐美超表示,所謂各種體,就是一種模式,當創作變成按照模式填空,詩歌的內容已經讓位于格式。“當你發現詩句可以批量生產時,詩歌的美學體驗蕩然無存,只能變成一堆堆速朽的文字垃圾。”

    多元生活為詩句刷上底色

    那么,當下的詩歌創作如何破解不接地氣的抒情?評論家指出,比語言技藝更重要的是扎進生活,用新銳的人文維度將體驗寫進詩歌。

    “它干凈、羞澀,像貧窮的人/朝外面的世界,遲疑著,探出身子……”業內評價宗月《黃昏的炊煙》等代表詩作“懷一顆‘探詢’萬物的心,將社會事件提升到人文現象入詩。有學者認為,沒有什么是不能入詩入畫的,城市生活的多樣性,可以將情感安放在許多物象之上,這種將熟悉的“景觀”賦予感情的做法,往往能引發讀者的共鳴。

    “當詩人將聚光燈投向容易被忽略的平凡群體,勾畫城市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時,詩句便呈現出質感與生命力。”評論家孫琴安說,很多看似平凡的人或物進入詩歌,恰恰是體現出了生活的質樸和張力。他引用張萌的詩句:“午夜的清潔工/凌晨3點的洗車女孩/路燈下弓身垃圾箱前的老人/一束寒光緊咬她孱弱的影子/不松口……”前者的堅硬粗糲,以一種美學范式改變當下詩歌普遍的柔軟浮躁;后者則代表了虔誠自省的創作態度,消除創作中的矯揉與功利。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