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g4444"><delect id="g4444"></delect></rt>
    <dl id="g4444"><acronym id="g4444"></acronym></dl>
    <li id="g4444"><dl id="g4444"></dl></li>
    <abbr id="g4444"></abbr>

    新聞動態      |      紀念活動      |      紀念文章      |      巴金簡介      |      巴金作品      |      相關報道      |      上海作家網      |      返回專題首頁

    紀念文章

    陳丹晨:還原一個真切準確的巴金

    2014年11月26日14:42 來源:文藝報 作者:陳丹晨
     

     

    嚴有人雕塑作品《再思——世紀良知巴金》(青銅 74×73×48cm)

    紀念巴金誕辰110周年,新版《巴金全傳》——還原一個真切準確的巴金

      "書寫巴金的一生命運,也就是探索和描繪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奮斗史、心靈史、思想文化史:寫出他們為社會改造而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2014年是巴金誕生110周年,逝世9周年。在這個時刻出版我的新版《巴金全傳》,心胸間涌動著難以抑制的感情波濤,往事爭相奔瀉在眼前,以至不能自已。多少年來,難以忘懷巴老對我的教誨和愛護,這只有親身感受過的人才能體驗到那種特有的深情厚誼,惕勵和警策自己行走在復雜的、荊棘叢生的泥濘路上做一個好人。這是我人生中意外的幸運和福分,也因此在緬懷巴老之際不致愧對,希望以此向世人盡可能介紹一個更真切準確的巴老,謹此祭獻于巴老靈前,表示一點綿薄的但也是最衷心的感恩之情。

      10多年前,《巴金全傳》初成之際,我在序文中曾說:"把巴金在這段歷史中坎坷不平的經歷,面對史所未有的嚴峻曲折的現實所發生的心態變化、靈魂浮沉、人格發展以至感情個性的揚抑……真實地描繪出來,希望借此略窺一點中國知識分子的某些側影,進而感受一點近代中國的歷史氣氛,這就是筆者寫作此書的初衷。"個人的傳記本身就是社會歷史的組成。司馬遷的《史記》以至歷代的史書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人物傳記。簡單地說:寫傳就是寫史。寫巴金傳就是寫20世紀中國歷史的某個側影。忽略或沒有寫出真實的歷史面貌,就不能成為一部稱職的傳記。

      在新版修訂過程中,初衷不變,我特別注意加強和補充這方面的敘寫,把傳主的心靈、思想、生活、感情和創作活動與歷史環境的變遷發展緊緊聯系起來。這就需要扎扎實實地掌握大量材料,從歷史事實出發,而不是隨心所欲,以標新立異取勝。反之,如果沒有對現實的深遠思考和對歷史的潛心研究,沒有對傳主的內心世界和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探索,僅僅羅列材料,一定無法真正認識傳主的真面貌、真性情。

      如果說,巴金從少年時代開始就有了一個"愛人類愛世界的理想……相信萬人享樂的社會就會和明天的太陽同升起來,一切的罪惡都會馬上消失。"那么,他的一生就是在執著地追求這樣的夢想的實現,這也是20世紀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共同理想和追求。但是,那是一個漫長的戰斗歷程,也是血腥的苦難歷程,一個荊棘叢生、艱難曲折、布滿泥濘和陷阱、令人顛仆不止的危途,其殘酷和悲壯為世界各國歷史所罕見。人們不止要獻出自己的青春、鮮血和生命,還要經受靈魂的煎熬和磨難,人格良知的拷問和沉浮,有多少人因此中途轉向、迷失、墮落、背叛。書寫巴金的一生命運,也就是探索和描繪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奮斗史、心靈史、思想文化史:寫出他們為社會改造而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特別是像巴金那樣以奉獻為人生追求的目標,堅持利他,堅持讓他人變得善良、美好、幸福,生命之花才會盛開得有意義。這樣的信念貫穿在他的一生,盡管有過短時間的迷惘、墜失,但卻從不曾改變過少年時代的美麗夢想。直到暮年疾病纏身,他也絕不退卻,依然壯心如舊,勇猛呼喚"我還有一顆心,它還在燃燒,它要永遠燃燒。我要把它奉獻給讀者"。這樣頑強執拗的戰斗精神在中國知識分子中是不多見的,正因為有了這些杰出的思想文化英雄,才使中國在20世紀驚濤駭浪中繼續向著自由之路奮然前行。

      在探索巴金的思想心靈路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他早年思想的實質內容,長期以來,他對無政府主義的認識和評估曾為人們誤解,許多學者為了避免意識形態的困擾,總是盡量淡化巴金的無政府主義思想,或強調說是"民主主義思想",或說是受到"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或認為是"愛國主義、人道主義、無政府主義"思想的混合等等。本書新補充的內容基于對無政府主義代表人物理論觀點的研究,是從巴金生平著作的言行實際出發的,巴金對無政府主義理論上的研究和發揮、思想和實踐、著述和翻譯信奉之堅定和虔誠,時間之漫長,直到1949年后,中間幾經曲折,再到晚年的回歸和升華,這條思想線索都清晰可見,是不應該回避和淡化的。他的大量著譯活動已使他成為中國近代無政府主義運動史上一位代表性人物。

      實際上,無政府主義是一種美麗的社會理想,但又是不易實現的烏托邦空想:它所提倡的如人類自治、新村的想法顯然離實際遙遠,工團主義、恐怖暗殺等并非那么有效正確,感化、苦行、教育等也非萬靈之藥。但是,他們堅決反對專制強權,希望人類獲得自由、平等、互助、幸福,總是身體力行、助人愛人,執著追求的獻身精神卻是萬分真誠的。這種人文倫理思想對于無論何種形式的強權統治都是有力的沖擊和挑戰,都能喚醒呻吟在專制體制下人民的覺悟。所以,對無政府主義在歷史上起過的積極作用理應有足夠的估計和評價,不必繞著走、避著說。至于巴金,新版作品對他各個時期的思想做了更充分的記述和分析:他在上世紀20年代和1949年前夕的某些見解都相當準確地指出了蘇俄模式的嚴重危害和弊病。同時對他的思想發展脈絡做了更明晰充分的梳理和解讀;對他晚年的思想提出了有別于各家的新的看法和評說,認為已不必用"主義"之類僵硬的概念套用到他頭上,借此求教于方家。

      關于巴金在藝術創造方面的貢獻,新版里也作了一些補充,說明他在人物創造上的特有貢獻和意義,如中國式的"多余人"形象,李冷、高覺新、周如水、汪文宣等。明確敘述他通過辦刊物、出版社等,聚集了一大批作家,形成了一個不打旗號、不發宣言,但是意氣相投、藝術政治觀點多樣的自由作家圈,包括發展提攜了一大批青年作者進入文壇,成為現代文學發展歷史中一股不同于左翼、也不同于其他文學流派的創作力量,其創作實績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巴金本人也無形中成為其中的"精神領袖"。

      更為特別的是,巴金作品中那種悲天憫人的宗教式的人文情懷是當代作家中所罕見的:他時時祈望著人們成為好人,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快樂而自由地生活,享受著面包、教育、住宅和愛。他總是強調他反對的是丑惡的制度而不是具體個人,他的上帝是人類而不是威權的統治者。他寧愿自己受苦而不愿看到別人遭遇不幸,他追求自我道德的完善,也常常因此通過內省、苦行來凈洗心靈的污垢,對別人的罪過則予以寬恕善待。盡管他的寫作一直是"向一切腐朽、落后的東西進攻,跟封建、專制、壓迫、迷信戰斗",即使到了晚年,他已"十分疲乏,我可能還要重上戰場"。他就這樣始終視文學創作為戰斗,但可貴的是,他一生沒有私敵。有的研究者總是以此貶低他的作品藝術性粗糙、政治性太強,其實這恰恰是他的創作個性之所在。

      新版還對許多處細節史實做了訂正和補充,力求更為準確和完滿。因此,全書篇幅也有了相當的增長。筆者希望經過修訂,這本新版的"全傳"盡可能做到豐富、準確、翔實,能成為建設文化大廈中一塊小磚鋪墊其間。

    巴金簡介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巴金是享譽海內外的文學大師,杰出的社會活動家,著名的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他的主要作品有《家》、《春》、《秋》、《愛情的三部曲》、《憩園》、《寒夜》,《隨想錄》等,他曾長期擔任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在長達七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在創作、翻譯、編輯出版等多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他是五四新文學最有影響和讀者最多的作家之一。魯迅稱贊他為:“巴金是一個有熱情的有進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2003年國務院授予他“人民作家”榮譽稱號。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09802號-1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21-54047175